有一种美景叫风吹麦浪

标签:
赵全营镇去碑营村麦田旅游摄影 |
分类: 豪杰旅途 |
有一种美景叫风吹麦浪
又到了麦子即将成熟的季节,借着周末想去看看京郊的麦田,农业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很是热情,电话里给推荐了位于顺义赵全营镇的去碑营村,说那里有大片的麦田。
顺义有个知名的马大姐糖果,去碑营村就在马大姐厂子的北面,从厂区东面一直沿柏油路前行,穿过长长的林荫路(名符其实的遮天蔽日呢),即可看到大片大片的麦田,有绿色的,也有金黄的,正是麦子进入灌浆期的时候,多数麦穗乍黄还绿,下个月中旬即将成熟,田边的大牌子显示,这里还是国家示范田呢。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里的农业现代化程度,灌浆期需要的就是水,所有的麦田全部采用自动喷灌,在地头和农民聊天时学了不少术语,有时针式喷灌、滚移式喷灌、微喷、滴灌等等,每片麦田中都有喷灌设备,时针式喷灌是一种长长的网状架子,在麦田里像时针一样慢慢转动。滚移式喷灌最令人震撼,一根管子横跨麦田的东西,管子的中部是一台发动机,管子隔一段就有一个轮子,喷灌时发动机驱动着管子在滚移横扫麦田,水管中的水喷射出去,200亩的麦田也就一个小时全部喷灌完毕。赶上设备检修,没有看到实际灌溉效果,但横跨在麦田的喷灌设备让人感叹农业机械化的威力。
其实这还算不上什么,是否需要浇灌,浇灌多少时间,哪片地需要浇灌,已经完全用电脑控制,地头有传感器,控制电脑,一位工作人员说所有控制都是联网的,有的用手机即可控制浇灌。真是太牛了。
这样现代化的农业作业是怎么的组织形式呢?村里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农民把自己的土地交给合作社经营,如果参加合作社的工作,每月还领取4000多元的工资,并负责上五险,这样的待遇,有哪个农民还自己种地呢?不愿意在合作社工作的也没关系,合作社每月给1500元。有了大片的农田就可以实现机械化作业了,播种、施肥、灌溉、收割,全部实现自动化,合作社也不亏,每亩仅仅投入200多元,剩下的就是国家进行补贴。亩产至少1000斤,卖给国家每斤1.2~1.5元,我们在超市面粉的价格在2元左右,可见种粮食真没啥利润,国家还投入了大量补贴。这合作社的老板本身是做农业机械的,不指望种粮食挣钱,看来很有眼光,农用机械的需求就让他很开心了。
现在的农民省了大心了,本该是农忙的时节,如今他们不用下地了,骑着电动三轮车东逛西逛,外出玩了。
以麦田为主题的出行,没什么强度,坐在地头和农民闲聊,学了不少知识,长了不少见识。一阵风吹来,麦穗左摇右晃,涌起层层麦浪,刷刷的声响,像是演绎了一场大合唱。望着此起彼伏的麦浪,听着和谐悦耳的合唱,蓝天白云下突然心中涌出一种感动。这里没有山,也没有水,没有鲜花烂漫,但谁说这不是美景呢,这感动就来自风吹麦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