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从蟠龙山穿越到金山岭
					
											标签:
																				
                            古北口蟠龙山金山岭24眼楼五里坨长城摄影 | 
					分类: 豪杰户外 | 
雄伟的长城都是一砖一灰砌起来的,古时还没有施工机械,完全依靠双手,完全依靠劳动,因此是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创造了奇迹。五一劳动节假期走长城无疑是对修筑长城的劳动者表达敬意的最好方式。
走过不少部分的长城,但金山岭一直没有走过,此次决定从蟠龙山到金山岭穿越。因为中间隔着军事禁区,能否顺利走通心里没谱,能否走进金山岭景区更是没抱希望。
雨夜后的清晨,空气湿润而清凉,选择从古北口二寨上山。这二寨的名字还是有来历的,当年大寨是全国农业的旗帜,这里学大寨也是有模有样,为了体现学大寨的劲头,人家叫大寨,这里也就叫二寨了。
本想雨后能赶上云海,但蟠龙山的海拔还是低,再加上天气还未真正进入夏天,出云海的几率不大,倒是远远的西边高山上云海翻滚着。
这里叫蟠龙山再形象不过,城墙蜿蜒在山间,一个山头一个大回转,远远望去正如一条巨龙穿行于山壑之间。天上的云层时聚时散,阳光不时地打在城墙上,金黄的亮色在群山青翠的映衬下格外醒目。
还不到7点,山上已经能见到背包的旅行者,还有人在敌楼里宿营。想不到这么早,山上已经有当地人在追着收费,不觉地加快了脚步,没多久就抵达24眼楼。这个只剩下三面墙体的楼子内部被又宽又厚的角钢支撑着,这样的保护性措施值得称赞,千万不能搞修复工程了。
继续前行就是军事禁区了,楼子的下面有条清晰的小路,也就是驴友绕行的路线。小路很好走,走不远有个分叉,右行是一条沿着城墙边行走的线路,明显走的人不多,植被茂密,清晨的露水打湿了衣服,边走边查看城墙,看是否有适合攀爬的地方,无奈根本没有机会。索性放弃这条路线,回到分叉处,走另一条轻松的路线。
雨后的清晨,植被夹裹着泥土的芬芳,那种味道是山野中特有的,让人爽爽的。穿过几间茅舍,又过几垄田地,又见敌楼和城墙。在一分叉处,选择右行,逐渐爬升,五里坨长城完整地出现在眼前,由于被列为军事禁区,明显要完整许多,遭受破坏的程度低,24眼楼(不是前述的那座楼)、障墙、关口……看起来那么陌生,似乎是一段与众不同的城墙。别以为有些地方可以轻而易举的翻入,远处山头上岗楼里,军人透过望远镜监视着四周的一举一动。城墙上还有流动岗哨,提醒走过者不要靠近。至此,我才确信,打消行走五里坨的念头吧,那是不可能的。
对面山上的五里坨长城,敌楼一个接一个耸立在山梁上,一对人影在其上行走着,或许是一队巡逻的士兵。绕过一个山谷,再翻过一座山梁,路边上出现了铁丝网,一条小路沿着铁丝网下行到谷底,远离城墙,逐渐进入金山岭。如果沿着铁丝网上行,不远就发现一处塌陷的铁丝网,注意不要踩到铁丝尖,可以轻松地越过。这样走的好处是可以贴着城墙边上走,近距离地触摸到城墙,还避免了下到谷底再上升的周折。当然这都是走过后才发现的。
这条贴着长城的路还是比较清晰的,只是个别路段比较窄,要小心通过。绕过山谷后,两条路合二为一。继续爬升一段就进入了金山岭景区范围,经过六眼楼、在桃春楼处有人把守,从侧门蹬城是要买票的。
后面的事不用多说,走过的人都知道从哪里突破。第一次走进金山岭,虽然被修复,但应该说是修复中相比不错的。正值中午,太阳当头,但蓝天白云,东边的将军楼耸立在天边,很是威武。
虽然是假期,但游览金山岭的人并不多,比八达岭差远了,但长城的精美程度绝对不比八达岭逊色,只是知名度在国人心中还不够。
感觉五里坨长城和金山岭长城是同一种风格,设立军事禁区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游人的破坏,但在城墙上架设螺旋形铁丝网对墙体也会有所损坏。古人用长城设立防护体系,如今军队依然在借助长城,又加上铁丝网、监控,同样起着防护作用。古人的辛勤劳动不仅为中华民族竖起了一道墙,更是书写了一部历史,劳动永远让人敬佩,劳动创造了历史。
 
 
 

这应该是个关口,别以为能轻松进入,那个岗哨主要是监视这个关口的。

这是金山岭景区内著名的六眼楼,过了这座楼子就有景区的人把守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