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香格里拉最美伊甸园——云南行(5)
标签:
中甸香格里拉迪庆州格桑花消失的地平线 |
分类: 豪杰旅途 |
寻找香格里拉最美伊甸园——云南行(5)
香格里拉在哪?这个既遥远陌生又美丽动听的名字,在此之前我还真说不清,唯一的反应是豪华酒店的名称。说起来也真该感谢新加坡商人郭鹤年,他于1971年在新加坡投资兴建了第一家豪华酒店,取名香格里拉,其后香格里拉名声大振。
但香格里拉的真正来源还是出自英国作家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上世纪30年代初,四位英国人乘坐一架小型飞机被劫持到荒凉的青藏高原某处。飞机坠毁,而四位乘客神奇地活了下来,在当地人的救助下,他们翻越险峻山路,来到了一片宁静祥和的净土。在这里,有雄伟的雪山、雕梁画栋的寺庙、幽深的峡谷、森林环绕的碧绿湖泊、净如明镜的蔚蓝天空,所有的这些,都有着让人窒息的美丽。四个人不知这是在哪里,总是听到当地人发音“香格里拉”,从此,这个被西方人视为世外桃源的地方就被称为“香格里拉”。
小说是虚构的,但人们一直都没有停止寻找这神奇的“理想国”,无数探险家苦苦寻觅,甚至形成了香格里拉热。我国的丽江、迪庆、大理、稻城都说自己才是小说中描述的地方。直到1997年,云南省政府根据多方论证,认为迪庆州中甸县在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等很多方面与小说中所描述的香格里拉十分相似,遂向世界宣布:世人寻觅了半个多世纪的“香格里拉”就在中甸。2001年中甸县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一个神秘的伊甸园引来人们的无限向往。离开虎跳峡,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向香格里拉中心地带挺进,海拔从2000米逐渐上升到3000多米,藏族风情开始出现在窗外。湛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金色的阳光,翠绿的田地,所有的色彩都是那么亮丽纯净,让人心旷神怡。手机、相机隔着窗户不停地拍照,生怕漏掉这一幅幅至美的画面。藏族的房屋明显有着梯形的形状,粉墙黛瓦,屋顶插着刻有经文的白旗禳灾祈福,普通人家占地一亩左右,那些大户才可以插黄色的旗子。
圣洁的白塔也是藏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有的是一排排,有的是单独伫立,上面挂着经帆,风吹过经帆飘动,就像是人们在与天国对话,祈求削灾解难。
在一片绿色的草甸中,不时能看到一簇簇的红色,那竟是狼吃了都会中毒的野花——狼毒花。其实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种草,红色是叶子的颜色并不是花。这种草漫山遍野,随意滋长,如火焰般染红了原野,也染红了香格里拉的秋色。可惜的是后来在香格里拉县城曾打车想专门去看这新奇的狼毒花,由于走的不够远,没能寻觅到。
这更加印证了那个道理:风景在路上。司机师傅还算善解人意,路上在一个山口特意停车让大家下车拍照。在这个海拔3300米的山口可以眺望5000多米的哈巴雪山,可以看一块块黄绿相间的梯田,层层叠叠,一座座民居错落有致地散布其间,还少不了成群的牛儿。
有一首藏族民歌是这样唱的: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在中甸藏民心中,香格里拉是一种人神共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海拔从2000米逐渐上升到3000多米

普通藏民的房子略带梯形,分为二层,一层用来圈养牲畜,二层才是客厅和自住之用。

车过中甸建塘镇,这里就是香格里拉腹地最美的伊甸园,车上的人纷纷把镜头对准窗外。
司机师傅在一个山口停车,让我们有机会静静地欣赏这梦中的景色。

其实一路上还有满目的格桑花。在藏族人眼里,格桑花也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最普通的一种野花。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样子,可风愈狂,它身愈挺,雨愈打,它叶愈翠,太阳愈曝晒,它开得愈灿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