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嗅到鼓浪屿的味道

标签:
鼓浪屿厦门轮渡旅游 |
分类: 豪杰旅途 |
没有嗅到鼓浪屿的味道
汽车从泉州沿着高速过翔安隧道,街道两旁的景色顿时生动起来,即使没来过厦门的同事也都感觉这一定是到了厦门。的确,高高的棕榈树、紫色的三角梅、整洁的街道,绿油油的各种热带植被,想不出哪里还有这样的景色。
对于初次来厦门的同事,我成了这个城市的导游,有人要在当天返京,鼓浪屿无疑成了来厦门的第一个游览地。
然而,面对熙熙攘攘的人流,我始终没有找到鼓浪屿的感觉。没听到钢琴声,没找到《云水谣》中王碧云的家。没嗅到鼓浪屿特有的味道,上日光岩的路线我竟然走错,让同事“指责”,你怎么导的。七拐八拐的巷子到处卖东西的小店。我仰望高高的海关大楼,一定是新粉刷的墙壁,但仍然没有《鼓浪屿之波》的整点报时。倒是岛上的电瓶车驶过,一阵《鼓浪屿之波》的乐曲传来。同事们也都跟着哼唱起来。
由于时间所限,我只是领着他们从中路直奔日光岩。到处都是游人,想照个照片都找到不到好的角度。
或许鼓浪屿在人们心中太过完美,游览过后,同事对鼓浪屿的评价很是一般。我其实很理解,这样的到此一游无法了解鼓浪屿的历史,过多的商业气息让人们来这里寻梦的人可能会失望而归。
我们从鼓浪屿出来已经晚上8点,还有大批的游客上岛,据说轮渡停运的时间是晚上12点。这个小岛早已没了往日的安静。
为什么听不到钢琴声了?老宅被做生意的外来人、打工者所租住,哪里会有钢琴声。小巷里卖东西的店家很多都是外来人士,我走累了,坐在店家的椅子上休息片刻,也马上有人过来要跟你收费。动车的开通,缩短了时空距离,但带来的大量游客也在一步步地让小岛的味道发生变化。
小时候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为我形容当时的夜晚,“夜黑风高”,“树影婆娑”,而如今早已没了这份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