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不会掉馅饼但会掉苹果——“戈壁明珠”石河子

标签:
王震石河子市生态戈壁滩苹果街 |
分类: 豪杰旅途 |
天上不会掉馅饼但会掉苹果——“戈壁明珠”石河子
天上会掉馅饼吗?这只是形容一种空洞的幻想,有时也会形容有出现惊喜的时候。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天上会掉苹果的。这事还真被我遇到了,当我在街头闲逛时,一阵风吹过,树上掉下的苹果恰好砸中了我,苹果进而滚到快行线上,被一辆经过的轿车撵个稀烂。
这是在新疆石河子市的街头。走过不少城市,没见过生态环境这么好的城市。整齐干净卫生的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北三路 3公里长的街道两旁种植着各种果树,有苹果、野山楂、还有象李子一样等叫不出名字的果树。当地人称这条街为苹果街。时下正值水果成熟的季节,抬眼望去,一棵棵果树结满了密密麻麻的果实,红色的果实在绿树叶的衬托下泛着红光,好像两条彩带镶嵌在大街两边。
我发现这么多果实竟然没有路人去采摘。我好奇地问两位学生摸样的女孩,她们回答:“石河子市人素质高呗!”原来这两位是石河子大学英语系的学生,她们正在街上散步,在她们眼里,石河子环境优美。一个只有20多万人口的城市,有一座国家211大学,她们认为在新疆仅次于新疆大学。这里没有乌鲁木齐那么嘈杂,人们很悠闲。
在街头,巧遇一位60年代支边来到这里的老者。在他眼里,石河子更是一个神仙呆的地方。大学毕业后从江苏来到石河子,72岁的老人说,当年这里是一片荒地,满都是芦苇,当地人都住在地窝子里,所谓地窝子就是在地下挖洞居住,倒也冬暖夏凉。当时这里没有什么人,没有老人,没有儿童,都是一批有激情的热血知识青年。“现在的变化可太大了。”他指着一片楼房说,5年前那里还是荒芜一片。看那高大的白蜡树,“这已经是第三代树种了。”老人还激动地讲起除了毛泽东和刘少奇,几乎所有国家领导都来过这里,他还指给我看周总理当年居住过的房间。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总理来这里的时候,人们就站在这个路口欢迎总理。老人是个中学老师,他说人们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这里,通婚后生下的孩子都非常漂亮,智商也高,每年高考成绩都超过乌鲁木齐。
如果你没有见过戈壁滩,如果你没有来过石河子,你就不会体验到为什么人们称石河子为“戈壁明珠”。当火车进入哈密,进入新疆,第一次见到窗外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点绿色,我在想,老天造就了肥沃,也造就了荒芜,这么广袤的土地能做什么用?当我站在王震将军塑像前时,我真的感受到了我们中国人创造的“人进沙退”的世界奇迹,这绝对是个奇迹。1950年2月,王震将军率解放军挺进石河子,拉动了“军垦第一犁”,创建了石河子新城。就是在那个一毛不拔的荒芜隔壁摊上,建造了一座让世界瞩目的生态城市。石河子市曾被联合国授予“人居环境改善良好城市”称号,还是中国的“卫生城市”、“园林绿化先进城市”。
走在石河子的街道上,你会觉得彷佛走在江南的小城中,只是这里气候更清爽,绿色更多,果实更多,街道正南正北,人也朴实的很。在街上问个路,总能得到热情的指点。两个大学生有问必答,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那位老者在我的询问下,更是打开了思路,心中对这座城市充满着情感。
喜欢这座城市,从今天开始。
清晨醒来时,火车已经过新疆的第一站哈密,列车正在向鄯善行进,窗外都是戈壁滩。
列车经过吐鲁番,列车员告诉我,俗话说“吐鲁番的葡萄,鄯善的瓜。”哈密瓜还是鄯善的好。
到达乌鲁木齐已经下午1:30,晚点3个小时。在出站广场上看到一个维族小姑娘也在出站。
随即乘车继续向西去100多公里以外的石河子,一路的葡萄园,玉米田、蔬菜园还有不知名的金黄瓜果园。
进入石河子市区最明显的感觉比乌鲁木齐干净多了,也漂亮多了。人少,车少,到处是绿色。石河子市路口红绿灯不仅出现在头顶,地面上也有,方便了司机。
在石河子市游憩广场上,好像2009年才建成的“屯垦戍边”纪念碑
维族小商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