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豪杰旅途 |
从前有一对渔民夫妇,膝下无儿无女。一日俩人出海打鱼,网回一条闪着金光的鱼儿。这鱼儿似乎知道要发生什么,冲着老俩口直掉眼泪。善良的老人毫不犹豫地给放生了,望着鱼儿远去,他们也暗自落泪:这要是我们的孩子该有多好。第二天清晨,一个女婴果然出现在家门口。老人兴奋极了,精心扶养至成人。原来这孩子本是东海龙王的女儿,龙王一直为女儿私自投生耿耿于怀,遂兴风作浪将女儿掠回。老头盼女心切,每天都跑到海上,等女儿归来,可这一等就是几千年,直等得老人两鬓全白,腰弓背驼,仍执著地守候在海边。这就是传说中的青岛景观“石老人”。如果天气好,在石老人海水浴场向东望去,你总能望见一尊天然的饱经沧桑的石老人在海中屹立。
传说可能有些老套,但就是这传说,赋予了这海中的礁石以生命。从石老人海滨浴场沿着蜿蜒旖旎的海岸线驱车东行,步行艰难地穿过一片乱石滩,伴着潮起潮落,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近距离地观察老人那满脸的沧桑,从中感受到的是岁月的痕迹,更有那份坚守与执著,无论风和雨,无论昼与夜,无论悲与喜,那是一种亘古未变的永恒。
在青岛,每个景点的背后都有历史的典故,吸引着世人们来此流连忘返。这里不光有海,还有山。离石老人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座山,借着石老人悠长的传说,青岛人依山建了一座石老人观光园,这座观光园的地址是崂山路1号,想必从这里出发就可以直接通往崂山风景区了。
观光园背山面海,满山的层峦叠翠,郁郁葱葱。登山的路蜿蜒曲折,我的目标依然是那云雾中的山顶端,让自己累一点,以刺激麻木许久的心灵。攀登中有短信至:“好久没有更新博了,发生了什么事吗?”是呀,不止一个人在疑惑,其实我自己也在疑惑。不更新是因为缺少了激情,失去了联想,更没有了发现,生命中仿佛没有了方向。周围的花儿依然在静默地绽放,不因你的忽视而失去色彩;山泉仍旧涓涓地流淌,不因你的不屑而枯竭。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只是前进的道路变得崎岖,浓浓的云雾让你看不到远处的风景,也看不到本该是蓝色的大海。在半山腰,一处道殿出现在眼前,叫文阁,门前的香柱冒着淡淡的青烟,正在我愣神之际,一位道士不知从哪里突然闪现在我面前,道人很友善地与我打招呼。不等我开口,就把我评价了一番,从人品到生活,再到祖辈,有几点竟然说得切中要害。天呀,天底下真是有高人。但我终究没有去烧香,我跟道人说:“无论佛教还是道教,我都很敬重,可惜我了解的并不多,也就谈不上相信多少,心不诚许多少愿有什么用呢?”。道人点点头表示理解。
继续前行,额上开始淌着大粒的汗珠,心情却舒展了许多。周围的景色也丰富了许多,花溪、情依林、水车、茶园、小木屋、松柏、天梯、悬栈、渡仙坊、聚仙台等一一被摄入镜头。还是坚持爬到了山顶,尽管云遮雾锁,但也颇有腾云驾雾之感。
下山的路上,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忙打听路人,告知是远处钟楼的钟声。那钟声在静谧的山野中回荡许久,仿佛在敲击着心灵,冲击着怯弱。看看记在纸上的从《揽胜明心亭》抄写的那副对联:“云连海气松月调心何幸今生来福地,风带潮声天趣随时会当登顶看朝阳。” 只可惜没有看到朝阳。有人说“天随我意,梦想成真”,我想于我还是“我随天意”吧,“明心”的路依然在前头……
在青岛的日子里,每天云雾缭绕
石老人海水浴场
走过一片乱石滩,从另一面去看石老人
石老人依然坚守着
沿着蜿蜒的海岸线东行,到崂山路1号,就到了石老人观光园
这么幽静的地方,很少有人来
这里不乏色彩
花儿依然在静默地绽放
这里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花溪
她掩映在山中,即使去过观光园的人也不一定能见到
水车也在延续着轮回
茶园引进南方传统优良茶叶品种,栽植于阳光充足坡地,以清甜的崂山水浇灌,海雾滋润,据说是崂山茶叶中的珍品。
心心相映
情依林,很适合情侣浪漫的地方
沿石阶而上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在这里坐坐很惬意的哟
老道士在这里点拨了我半天
山中小木屋
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隐逸山庄
云遮雾锁,但档不住山峦叠翠
从这里到山顶的天梯
天梯陡峭
在这里遇到来自青岛大学的学生,他告诉我,天气好的时候,在这里看蓝天碧海,美极了。
远处本该是大海,却苍茫一片
山顶的悬栈,行走在上面,象是在仙境中闲庭信步,颇有些腾云驾雾之感
渡仙坊
明心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