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所感受的彩虹

(2006-06-18 14:22:37)
分类: 豪杰杂谈

我所感受的彩虹

上学时学过的英语课文中,有两篇给我的印象最深。一篇是《Titanic》,后来美国人把她演绎成了凄美的爱情故事《泰坦尼克号》。另一篇就是《Three Days to See》,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提起作者海伦·凯勒,人们不会忘记这位20世纪的传奇人物。她1岁多时,一场病魔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力。后来,凭借惊人的毅力她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五国文字,成为了世界知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她的《Three Days to See》成了我国大学英语专业的必读课文。这篇经典之作,记述了海伦·凯勒如果能有三天的光明,她所感悟的情景。记得当初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台主播藏国华老师要求我们把整篇文章背诵下来。虽然现在我已经不能背诵,但我依旧能熟读。一个朋友在森林中散步回来,没有感受什么特殊的东西。而海伦·凯勒通过触摸发现了数以百计令人感动的东西。我尤其喜欢这样的语句“我抚摸着树枝,满怀希望地寻找大自然冬眠后复苏的第一象征——蓓蕾。如我走运,我就把手轻轻地放在一棵小树上,领略纵情歌唱的鸟儿使之微微颤动的欢乐情景。我兴奋地让小溪清爽的水流通过我张开的手指……”。翻译过的中文总也无法表达英语原文的意境,但已经让人感动。

我曾把这段文字讲给我的孩子,也重复地讲给自己。因为我们生活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时代,但内心对美的感悟却越来越麻木。每当要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孩子的一句话“没劲”让我心里也感觉“没劲”。我有时在想,如果让你在一台大彩电和出去旅游之间做出选择,可能更多的人会选择彩电,这就是现代国人的心态。我接触过众多的国外背包旅行者,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财产,但从他们一路走过众多国家,感受各种不同的人生风景,当他们还是用过时的胶片照相机记录长城之美时,我觉得他们比我们充实的多,虽然他们回国还要寻找新的工作,为下一次新的旅行筹措资金,但他们的内心丰富无比。

大家都见过天边的彩虹吧,但有多少人见过两道彩虹横跨天际呢。我要告诉你我见到了,就在上个星期六(610日)。已经是初夏的北京,那天是异常的凉爽,傍晚6点多我心情颇好地漫步在绿草之间,晴朗的天空不时有大朵的白云飘过,就要落山的太阳把西边的山峦映衬的清晰可见。时间不长,南半边的天空突然已经阴云密布,不一会就下起了细雨。我躲进了街边的遮阳蓬,望着翩翩细雨,我猛然想起了这样的诗句“东边晴来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我不失时机地带上耳机,mp3里也传来了古巨基的歌声“好想好想和你在一起,和你一起数天上的星星,收集春天的细雨……。”一阵风吹来,我赶紧掉头转身。啊!东边的天空出现了两条彩色的缎带。一条在上清晰无比,另一条在下隐约可见。两道彩虹挂在一半蔚蓝一半阴沉的天际,她离我是那么近,那么低,仿佛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她。在细雨中,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她如何与万道霞光争艳,生怕她突然消失。好美好美,当时我真的有种冲动,想跪在细雨中感受这天赐的美丽。彩虹从620开始,一直持续了近20分钟才慢慢地散去。那天是个周末,也许很多北京人正在家里做晚饭,或者正在看电视,奇怪的是也没见媒体更多的报道,只在网上见到零散的照片。遗憾的是,我没有带相机记录下这时刻,或许也有人不以为然,但这景已经深深地印在我心中。

人生旅途这样的风景会很多,但最美的风景其实就在我们心中,心中无景,你就永远看不见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