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豪杰职场 |
你肯定喜欢穿纯棉服装吧,你可能还不知道你衣服所用的棉花可能就来自美国。有这样的统计:中国每年所需棉花的一半多来自进口,而进口中的50-60%又来自美国。中国太需要棉花了,仅今年头3个月,中国进口棉花数量同比就增长了2.5倍。棉花和粮食一样,始终是中国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
“根据去年12月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上达成的《香港宣言》,美国等发达国家自2006年开始取消棉花出口补贴。但国际棉花市场价格并没有提高,并保持着比中国棉花低2000元/吨的差距,您如何看待这个局面?请预测未来国际棉花市场的走势?”这是我5月29日在北京嘉里中心举行的“棉花——超乎你的想象”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上向美国棉花公司负责人抛出的问题。美国棉花公司公关总监马茹冰女士(Robin Merlo)这样回答:“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中国和美国在棉花方面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关价格和市场走势不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或许这样的问题令马茹冰女士解答有点难度,但美国人真的不关心市场吗?
本次设计大赛正如马茹冰女士所说,旨在“体现棉花的益处、多功能性以及时尚性。”说白了就是鼓励中国人穿棉质服装,穿棉质服装多了,用棉量就大,中国的棉花肯定不够,只得依靠美国。很明显他们真正关心的还是长远的市场。
你可以再看看美国人最近的一系列动作。美国国际棉花协会本月在上海又开设了新的办事处,地点就设在上海恒隆广场的27层和美国棉花公司的中国总部为邻,据我的同事讲,站在美国国际棉花协会办事处窗前,可以俯瞰整个上海。新上任的中国区总监毛凯琳女士(Karin Malmstrom)在中国的第一个活动就是与北京服装学院合作搞了个纯棉质服装设计大赛。此次颁奖发布活动邀请了京城几乎所有主流媒体。我想,他们关心的还是向中国出口美棉吧。
就是这个美国棉花公司坚定地支持政府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去年在上海,贸易摩擦最紧张的时候,美国棉花公司副总裁丁特纳先生在接受我采访时曾扬言:“即使美国对中国设限,中国宁可减少购买波音飞机,也不会减少美棉的进口。”从中可以看出美国人对中国的棉花战略。
想想肯德鸡、麦当劳,哪一个不是注重培养中国的下一代消费者?他们策划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孩子,儿童绘画比赛、店内儿童玩具、赠送儿童礼物、教授儿童歌谣等等。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在中国持续性地赚取利润。现在美国棉花公司开始选择中国的大学来实现他们持续向中国出口棉花的目的。这次获奖的5名大学生每人还获得了15000元的奖金。这些被美国棉花专家称为“中国最具潜质的青年时尚设计新星”在未来的设计中还是会考虑使用美棉吧。
好了,不说这些沉重的话题。轻松一下,发几张获奖的设计草图,大家看看。今年秋天将制成成衣在北京和上海由模特演绎,届时大家可以在网上投票,评选最喜爱的设计,例如:最佳创意、最佳色彩搭配、最佳牛仔系列和最佳服装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