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远处幽』07·扪心自问
标签:
教学设计课件登台亮相众目睽睽不得而知 |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
扪心自问
图文/韦步峰

照片编号:IMG_20210218_131502(初春,海边树)
最后一处修改刚结束,我立刻把Word文档和PPt文稿一股脑全都关闭。
原本只是想对已经完成的课件和教学设计做简单的修改,不成想一番“缝缝补补”下来,竟然耗费了三个多小时,令人惊讶。
我是个遇事沉不住气的人,只有把事先做完了才安心。继历时一个晚上和大半个白天把教学设计搞定之后,所需课件,也终于在前天晚上一气呵成,尽管也动用了一些周五白天的时间,但起关键作用的,还应该是晚上。两份文件拟就,我终于长吁一口气:可算是完成了——尽管这只是前期的准备工作,距离真正的完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毕竟属于阶段性的“胜利”,陷入“自娱”情有可原。
从此便不想再看那些被我捻来拈去的文字,索性躲进虚拟的能“与世隔绝”的躯壳里,宽慰一下纷乱的心绪,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于是找来几部电影,想怡情却被杂乱的剧情和低劣的拍摄手法折腾得疲惫不堪(其实,压根与电影无关),也只能跳跃着看个大概,算是满足了自己想偷闲的心愿。然后呢?白天里想着法子往外跑,但每次又都像掏把火般急急赶回家,总有心事惦念,总觉得有事没做。如此看来,自己又成了一个经不住大事的人了。
难怪有人曾不停地好心提醒我:一定要认真磨课,什么三次、五次,反复磨——此前的不以为然,并不是水平高得离谱,而是因没有经风历浪而自视过高。细想起来,自己走过的这些年,也确实没有经历过大场面。尽管课讲过,报告也做过,但都拘囿于充其量县级范围的小圈子,其中不乏熟识者,本也用不着全力以赴。层级更高一些的市级活动参加过,但身份也只是听众,是看客,只管拎着平常心做简单观望和自由评价即可,更用不着殚心竭虑。如今,一想到一周后,就要在大庭广众之下面对陌生的学生出境,还真有了忐忑。讲好了还行,倘若出了意外……只要一闲下来,就会有诸如此类的臆想冒出来,心神不宁。所以才想看电影,妄图让紧张的剧情,盖过紧张的情绪,摆脱胆怯铸就的牢笼,哪怕只是一瞬间或者几分钟。
说完这些,我笑了。想不到危言耸听起来,还真吓着自己了——这压根就不是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在揣摩别人的心理。管它成与不成,凡用心做了,不成也成——这才是我的真实想法。
在语文教学战线上苦苦奋战了二十多年,到老,才有了跑进公众视野的机会,不是受宠倒有些可怜兮兮了。正如我在之前的博文里提到过的,此番登台亮相是不是必然,我不得而知,但三个“阴差阳错”的意外叠加,确是事实。没想着参加却被推荐,没想着胜出却两次过关,如梦境一般。或许,大多数成功者,也有此种际遇,但在我,确属第一次。早先,想争的东西,却一次次失之交臂,终于造就了“无所谓”的心理,这与不抱任何希望反而有了希望的心理,反差极大。
前几日与朋友闲聊,谈及此事,他竟然动用了玄学“理论”,满口“该着”(胶东方言,冥冥之中应该如此)。该也好,不该也罢,如今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能走到哪算哪。反正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既然天该做的事咱不知道,那就做好自己该做的吧。我倒是想真切地走一遭,体会一把异地授课的感觉,体验一次众目睽睽的滋味。人,都是一样的,无论年龄,也无论水平。认真对待了,水平自然会高;从容面对了,年纪虽老也会朝气蓬勃。
那么,该怎样做才是从容,才是认真对待?像别人那样的不厌其烦、投机钻营,我真的做不到;那就按部就班,扎实推进,循了自己的秉性,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好了。明日不可期,妄想徒劳累;明日有可期,不期也有期。得,待明日见到朋友,且与他理论一番。
2021年3月7日 22:58 于书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