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05·热闹与门道

标签:
马首是瞻胆魄统筹协调披荆斩棘遍体鳞伤 |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
热闹与门道
图文/韦步峰
照片编号:IMG_20200811_141011
小区门前道路拓宽工程还在继续施工。这项从去年就开始了的市政工程,跨时之长,在我居住的小城里并不多见。
工程的体量很大,除了在原有道路基础上又拓出两个机动车道,还在道边树的外侧分别增加了人行道和自行车专用道;尤为重要的,是把原本架在空中的密密麻麻的输电线路也入了地——连天空也扩宽了。
只要有时间,我很愿意靠近现场看工人们施工。除了惊叹于现代施工机械的神力,成吨重的泥土沙石轻而易举地就装载到了工程车上,犹如不费吹灰之力;也常常赞叹施工人员操作水平之高超,娴熟起来行云流水,直看得我暗生唏嘘;但最令我咋舌的,是整个施工现场各工种间的统筹协调,简直就是教科书式的呈现。
我对施工现场的喜爱,绝不仅限于只是看看热闹,博眼球一份新奇。记得在学校体育场基础设施修建期间,我每天都有将近一节课的时间,站在走廊东头的窗口,俯瞰整个施工现场。看工程机械沿跑道内侧掘出深浅不一的沟堑,水泥浇筑沟底之后,再由人工垒起砖墙,抹上水泥;看工人们将预先按一定尺寸做好的水泥盖板封盖在沟堑上,活脱脱显出一个完整的跑道轮廓,我便欣喜起来,仿佛看到了暗红色的塑胶跑道成形,在规整的白线之间,已经有健硕的身影在飞奔了;看大型搅拌车在相对狭窄的施工区域,竟然能够川流如梭,完美演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连贯,又不仅暗暗叫绝。
我知道隔行如隔山的道理。就我这个外行人而言,所见更多仅为热闹;而看得多了,一旦能将注意力深入其中,也不难瞧出其中端倪——这显然也是统筹协调的结果。
望着家门口的施工现场,我不禁浮想联翩。
倘若在此之前的市政决策者能有一定的超前意识,比如将整条街道的地下全部挖空,沉下能容纳工程车通行的水泥管做排水通道,而在输电线路和各种通讯光缆附着在管壁之上,就可以完全避免一次又一次地将好端端的街道开肠破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一劳永逸。
然而我这想法又实在太过难为那些决策者们:人的意识毕竟有个限度,即便再朝前,也终究无法赛过科技、时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的速度,更多决策只能拘囿当前——随遇而安,走一步看一步倒成了市政建设施工规划的正统。
相对于发展而言,局限性是大碍,但果真跳得出束缚的,往古今来并没有太多人。在人们的意识普遍得到提高或发展之前,那些跳得急得人,往往会被视为另类而不与之为伍,甚至视若会给现有的生活、社会格局带来灾难的洪水猛兽,直至站在某个制高点上,动用手中所谓的责任与权力而意图以棍棒伺候了。
因此,人若想过安逸的生活,最保险的做法就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紧跟了多数人的步伐,即便在当呼喊时反还以沉默也完全可以做到无虞——沉默的大多数,总是安全的;而想真正做一番事业,将自己超乎寻常的观点、意图示人,那就一定得耐得住寂寞,甚至得有冒一定的风险的胆量。
那些创造过非凡业绩的人,无非两种:要么是社会的宠儿,得到了众星捧月的待遇,要么是生命中的强者,经历了披荆斩棘般的特立独行。前者,人人向而往之,虽不达亦趋之若鹜;而后者,往往在“得”与“失”之间,必然要享受不平衡的待遇,或心力交瘁或自怨自艾,落一个遍体鳞伤的代价了。
到今天为止,2020年中考最为引人注意的普通高中录取工作水落石出。我的早先预定的考重点的人数,终于达成所愿,悉数挺近,无一人掉队。
面对这样的结果,我本应是那个最高兴的人。但回想我一路走来的这四年,竟然高兴不起来。我在2016年秋天,接手了一届别人“捡”剩下的学生——只要有点器重孩子成长,具备一点活动能力和一定经济基础的家庭,都将孩子送到了别的学校,这便是最令我深恶痛疾的“私立学校掐尖,公立学校掣肘”——我只得被迫从零做起。而在这期间,作壁上观者有之,冷嘲热讽者有之,甚至落井下石者也有之,自我孤立无援的时候,我只能靠自己艰难挣扎。
我得承认,我曾萌生过退意——我的不少同学,早在10年之前,就已经脱离与学生面对面的“苦海”,且功成名就者不在少数,而我依然需要奋斗,依然冲在最前沿,何苦?况且,我年龄的增长,并不以我的心态为转移。
但我,最终还是说服了自己,靠得就是内心的强大和不服输的决心。我太需要验证一个事实,我多年摸索出来的一套完整的教育模式是正确的。事实证明,的确是正确的!我毕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但我认了!我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我带了四年的这届学生,更对得起,对我深信不疑,唯我马首是瞻的我的学生们的家长和亲属。
有这些,足够了!
2020年8月15日,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