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烟台市中考语文考试范围
标签:
中考烟台市考试范围篇目删除 |
分类: 封尘在未来_Other |
2020年烟台市中考语文考试范围
(审定稿)
1-1. 语文中考“依标据本”,即考试依据课程标准要求,课内部分只涉及本届学生所学内容。
1-2. 红色字体标注部分为增加内容(统编教材中有的篇目——原文如此,因一目了然故略)。
2. 具体内容
2-1. 积累与运用
2-1-1生字:考查范围为《课程标准》规定的3500常用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结合阅读题中的阅读文本,或单独节选一个语段。
2-1-2. 背诵与默写:
2-1-2-1. 古代诗文:
2-1-2-1-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背诵的(52篇)
要求:背诵,写对,理解,运用。
篇目:《<论语>十则》《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1、5、6段)《桃花源记》《三峡》《答谢中书书》《湖心亭看雪》《马说》《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观沧海》《饮酒》《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次北固山下》《使至塞上》《行路难》《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观刈麦》《钱塘湖春行》《雁门太守行》《赤壁》《泊秦淮》《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欢》《渔家傲·秋思》《浣溪纱(一曲新词酒一杯)》《登飞来峰》《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游山西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过零丁洋》《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满江红(小住京华)》《十五从军征》
删除:《关雎》《蒹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1-2-1-2. 课文要求背诵的
2-1-2-1-2-1. 课外古诗词(44篇)
要求:在理解的前提下背诵;给出上(下)句,能够写出下(上)句,不涉及生僻字。
篇目:《龟虽寿》《过故人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观书有感》《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滁州西涧》《江南逢李龟年》《约客》《论诗》《长歌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黄鹤楼》《送友人》《秋词》《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登幽州台歌》《送元二使安西》《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月夜》《商山早行》《卜算子·咏梅》《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月下独酌》《登楼》《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望月有感》《山坡羊·骊山怀古》《朝天子·咏喇叭》《别云间》《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咸阳城东楼》《行香子(树绕村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南安军》
删除:《赠从弟》《题破山寺后禅院》《观猎》《旅夜书怀》《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登金陵凤凰台》
2-1-2-1-2-2. 语文单元拓展整合阅读工程暨经典诵读内容,考试篇目为《弟子规》和《朱子家训》。要求:给出上(下)句,能够写出下(上)句,不涉及难字、难句及表述有异的语句。
《弟子规》《朱子家训》两文,本着“尊重古籍、不改原意”原则,采取“从简(简体字)、从今(古今字、通假字一并作今字、本字处理)、从众(尊重绝大多数人阅读习惯)、从俗(按照约定俗成方式)”处理方式,以《伴你学》2019年版本(9上)为参考。其中《弟子规》中“工夫到”调整为“功夫到”;《朱子家训》(末段)中“馀”字皆调整为“余”字,“非徒科弟”“非徒科第”。
2-1-2-2. 红色文化代表篇目:
《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黄河颂》《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梅岭三章》
删除:《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国雄于地球》《木兰诗》《陌上桑》《诫子书》
2-1-3. 名著《朝花夕拾》《繁星》《春水》《西游记》《水浒》《骆驼祥子》《童年》《鲁滨孙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简·爱》《艾青诗选》《儒林外史》。
删除:《格列佛游记》
2-1-4. 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传统文化基本常识”,考查时以课本出现的知识点为主,并适当同类拓展。
2-2. 现代文阅读
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失根的兰花》《安塞腰鼓》《阿长与<</span>山海经>》《老王》《背影》《海燕》《藤野先生》《风筝》《春》《济南的冬天》
小说:《爸爸的花儿落了》《最后一课》《社戏》《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芦花荡》《绝唱》《范进中举》《孔乙己》《智取生辰纲》
诗歌:《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天上的街市》《秋天》《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戏剧:《屈原》(节选)《天下第一椄》(节选)删除:《威尼斯商人》《陈毅市长》
说明文:《看云识天气》《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大自然的语言》《死海不死》《向沙漠进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议论文:《纪念白求恩》《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怀疑与学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最后一次演讲》《敬业与乐业》
2-3. 文言文阅读
虚词:之 以 而 其 于 乃 为 者 焉,共9个。
实词:所有课内文言课文课下、课后习题中出现的重点字词。
以上内容10月23日—25日龙口初中语文教研员会议讨论通过,经过公示并征求一线教师意见后,现正式发布。
2019. 10. 3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