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个人》127·尝试(02)

标签:
食堂应付基础教育调查复制造假 |
分类: 长篇小说:三十一个人 |
《31个人》127·尝试(02)
王副校长一改往日见到便热情寒暄的样子,依旧紧锁着眉头在使劲整理着什么。
过了大概二三分钟,仿佛正要停了下来:“唉,我真让这些人给愁死了!”
我被这冷不丁蹦出来的话惊了一下,不知道他意指何事,下意识地根问道:“咋了?”
情知如此问了也是白搭,便又跟了一句:“还有能让你王哥为难的事,真是奇怪了呢!”
“靠,”王副校长这回终于彻底停了下来,“你来看看这些人!让他们投票,他们不投倒也罢了,还弄虚作假,复制了别人完成投票的截图发到群里,冒充是自己所为——这样的事情都能作假,真是情何以堪!”
哦,我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前不久,王副校长遵照教体局通知要求,让全校教师参与关于基础教育现状调查的投票。我是接到工作群里发布出来的网址,便按照要求做了逐项投票的,而且投票完成后,又按照王副校长的要求,将投票结束后的“完成信息”截图,发布在工作群里——政教处之所以如此要求,也是为了便于统计全校教师的投票情况。
但我惊奇地发现,有几个人所发布的截图竟然同出一辙——就连截图界面上手机所剩余的电量都是一样的。
——造假的情况,昭然若揭。
呵呵,见惯不怪,我一经发现便关掉了工作群公聊对话框。
——这些年来,应付性工作上的造假之风,早已经成为全校上下人所共知的惯例。学校很多从未开展过的工作,都可以用造假的形式来蒙混过去,而且市教体局也似乎默认了这种风气,检查工作落实情况的时候,从不在意实施过程,单单看一个纸面总结便万事大吉。偶有较真的部门,想要见到过程的时候,也还是查看过程性材料了事。学校在应付的时候,往往只是布置个空壳会场,换了个条幅拍几张照片,再写几份材料,便算是“真正”搞过活动了。最后将材料备齐上报,从此可以高枕无忧,百分之百便可以过得了关了。
然而事情也跟疾病一样,倘若处置不好,同样也会传染。
从教师的视角来看,只要是工作,就都想应付——他们不能够也不想去探究这些工作的性质,反正都要完成,只要是工作就都想应付。他们对本次基础教育现状的调查结果,同样并不感兴趣,既然要做,那就按照惯例,应付了事。
“你看看,”王副校长依然余怒未消的样子,抱怨之声不止,“连手机信号和电量都一样——当别人是小孩啊!”
我知道,再在政教处里待下去,也毕竟还是这番无穷无尽的抱怨,索性起身要走。
“你等等!”
王副校长急忙喊住我:“你回去告诉修德全,让他认真答题,别以为我不知道他复制了谁的截图……”
“嗯,”我应声道,“还有谁?我一并通知得了。”
“算了,”王副校长眼睛紧盯着电脑屏幕,“你不用单独说了,等政教处将投票情况全部汇总后,在工作群里统一公布吧。”
我旋即出了政教处的门,身后还是传来王副校长的“你看看,王兴娟也是这种情况,她分明是复制了……”
唉。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应付之风开始在学校里盛行。
只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几乎所有学校,都唯教育局文件要求马首是瞻,唯恐哪一件工作做得不好而受到批评,完全可以用得上无所不用其极,总想把工作做到最好。
转念一想,那时候的上级工作也不想现在这么雪片一样地多,每学年也就那么几件诸如运动会、开学典礼、政治业务学习、考试总结之类的固定性的工作……
罢罢罢,我才懒得去细究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应付呢,正有这时间和经历,还不如做点实实在在的工作。
哦,对了。
我还真想起一件事来,连忙回到办公室揭开了笔记本显示器。
上周就已经对学生发出要求他们的家长尽快加入新成立的学生家长微信群,但实际加入群的人数并不多。而且,更令我感到困惑的,是一个网名叫“浮夸半生”的人,刚在群里发起视频,我随即问他的身份,却闭口不答。
索性,连同“齐天大圣”、“带刺的玫瑰”在内,我接连将他们三个踢了出去。
仍不解气,便愤恨连声道:“真是岂有此理,当我的话是空气啊!”
“咋了,主任?”小许抬头吃惊地望着我,问道。
“哦,”我立刻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连忙打圆场,“没事……”
“什么情况,老吕。”在教学楼前转悠了一阵,终于等到开饭时间,早就站在餐厅前面的我,见我的学生们已经列队开始朗诵,便走进餐厅,却见餐桌上所分的饭餐并不多,便走到分饭窗口问炊事员老吕。
“咋了?”
“不是那天说好了,以后给初一学生多分点菜吗?”
“啊,分少了啊?”老吕一面将蒸屉里的馒头倒进另一个蒸屉,几乎是下意识地应道。
见我没说话,老吕停下手里的活儿,正色道:“跟她俩说了呢,怎么又分少了——等我再跟她俩说说……”
我不再接话,神情颇有些不爽地转过身,面朝着正进得餐厅里又在自来水洗了手走到餐桌旁的我的学生们。
在我的严格要求下,我的学生绝没有浪费粮食和随意将不爱吃的菜倒掉的情况发生,清一色吃得干干净净。
近来发现,食堂做的馒头有些偏小,担心有学生吃不饱,便找炊事员协调,分饭的时候多分一点给我的学生。
我的要求立刻得到炊事员的应诺,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的学生吃再多他们也愿意给,贵贱(胶东方言,意思等同于“好赖”)没有一点浪费,吃饭的秩序还好,吃完饭后的卫生收拾得又是全校最好的。(待续)
·本故事情节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