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河【随笔】

标签:
熨帖清爽等待完工的油画棚户区改造去库存 |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
游河
文/韦步峰
我家的后面,有一条河。它发源于小城北面的群山,自西北流入城的北半部分,最后从城东南方流出。
闲看窗外风景,我总能多看它几眼。水波粼粼,尽管只有能穿过两座楼之间的空隙,见到它一部分景致,但它在静雅之中往往透着沉稳的模样,踏实而熨帖。
走路经过,总也能从匆匆行色中挤出时间,在横跨它上面的取名为“跃进”的桥的护栏旁驻足,哪怕只是一小会儿。看那水面的平整如镜,看那些将影子投进水中的河两岸的高楼和细柳。
——每每能够赶快掏出手机拍几张照片,也多半因了它此时所释放出来的诗意。
今年初夏时,我所生活的地方遭遇史上少有的严重干旱,但这河里依然有水,只是水位走低得厉害。因为拦河蓄水,它的下游,干涸的河床呲牙咧嘴,密密丛生的极不招人喜爱的杂草,甚至连那偶尔还有些水流的河中央都想侵占。拦河坝拦下的积水,因为极少流动,也终于在烈日持续不断地炙烤下逐渐发绿,直至有刺鼻的草叶子腐烂发出的臭气,向周围扩散,害得我很长时间不想再多看它一眼,更不敢主动去靠近。
而今好了,它的水位终于涨了上来,尽管下过的几场雨,雨量并不大,但至少在它的上游,终于又有活水开始注入,而且那些制造臭气的水草,也差不多被冲出拦河坝,终于还水面以清澈和宽阔了。
傍晚一阵急雨过后,憋闷了很多天的空气忽然清爽起来,且其中仿佛很真切地夹着点柔弱的秋风,丝丝清凉。我的一直被压抑的心,忽地轻松起来,简直要爆发出一些狂热的欣喜,方能够向这世界,传达我的敬意。
忽然想出去走走,尽管路面有些地方,依然滞留着一些积水,还有把甬道遮蔽得严丝合缝的法桐叶子上,也常常有接住的雨水纷落下来,打在我的头顶,在我的衣衫上留下斑驳的水渍。
可我还是走出家门,丝毫不惧那些依然残留在空气中的水气。
挑拣着路面,出小区往西,在红绿灯路口右拐,行至广场的“丁”字路,再右拐,那条河的大部分容颜,就尽显在我的眼前了。
有风,从河面上吹来,阵阵沁凉。这是从城外吹来的风,明显带着些新鲜的泥土和青葱的味道。它们一起掠过来,在水面上留下碎亮的样子,仿佛这清凉也让水立刻活跃起来,正催动那些粼粼的细纹,与风有更亲密接触。
我立刻就在桥上站定了,贪婪地呼吸着这久违了的空气。
转头,正看到河的上游。
夕阳下,天空中还透着亮,水面上的霓虹,却急火火地现身而出,忙不迭地把红绿交映的诗情,投放进河里。
这些霓虹在河面上所留下的倒影,与那些高楼的倩影一起,变得影影绰绰得,仿佛是一副等着完工的油画,阵阵蒙络上虚幻的模样,错落而顽皮。
然而夕阳毕竟很得势,直接将粉红色把整个河面浸染,终于让那些高调的霓虹渐渐有些体力不支,非要悄然隐退,直至慌乱得有些害羞的样子了。
那些高楼很傲岸,直接用庞大的身躯,挡住了大片的夕阳,在河岸一带形成一道厚重的暗色调,更淹没了那些繁茂的垂柳们的俏丽模样。
但楼房的庞大阵势,或许只是一副可怕的空壳,只有极少数的窗户里,透着灯光,就连那些可怜的霓虹都也比不过。
几年前,我曾去那些高楼那里探寻过。
——我想换一个更大一些面积的房子来住。
但那些楼房太高贵,似乎不太欢迎我的到访,终于用高价将我吓走;助纣为孽的,还有那售楼处的工作人员,向我投来的轻蔑的眼神。
我这一走,就没有再回去。
——明知道注定不会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只能弃之不顾。
从去年年底,我们当地启动的棚户区改造行动后,之前早就推行的去库存工作的力度也就更大了,却曝出这里的很多楼房根本没有卖出去,一直闲置着,压根就不是售楼人员所说的“售罄”。可恶,为了追求更高的商业利润,不惜用这么卑鄙的手段抬高房价,实在有些挣钱挣到眼红,直接可以把良心卖了的程度。
库存在去除,棚改在继续。
然而这里依旧人烟稀少,依然没有形成有些人所盼望的旺相,反倒依旧被冷落,依旧被遗弃。
我真应该感谢那给我轻蔑的神色的售楼人,若不是她的“好言相劝”,说不定此时那几盏可怜的灯火之中,会有一处是我的。
我也喜欢高楼林立的风景,但这种气势若真要恢弘,真要形成繁华,离不开当政者的宏观调控。若继续让那些不法商人为所欲为,只会让老百姓的钱袋子更瘪,只会让地方经济更凋敝。
我当然希望能够通过这次的棚改工作的落实,真正取出闲置楼房的库存,但我更希望当政者能够从中汲取教训,别见利益就想得,全然不在乎老百姓的利益和资源的疾速流失,到最后,只能损害了国家的利益而不利己。
该告别这流光溢彩般的景致了,那些灯光太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