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独语【随笔】

标签:
深夜精力哀莫大于心死孤单革除弊端 |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
夜·独语
文/韦步峰
夜深了。
独坐阳台,宽大的窗子外面是黑漆漆的夜的主色调。
但那些接踵并肩的楼房的轮廓,因为有了不知疲倦的灯光的呵护,竟影影绰绰得一如白天般的亲近。
密密地挨在一起,虽浸在夜的沉寂里,依然似窃窃私语,说着只有它们之间才能听懂的言语。
那座酒店主楼上的大字灯光,白亮亮的有些刺目。此刻正划破黑得有些厚重的夜空,与更远处的霓虹交融在一起,共同抵消着夜色造成的孤单,也俯瞰着它周围低矮的一切,也一定窥见了正倚靠在沙发里凝望夜色的我。
下午,领导打来电话的时候,我正躺在客厅里,闲看红极一时的综艺类节目,刘欢、崔健、林忆莲等人的纷纷亮相,在我眼前陡然一亮,但很快,我就对这些闹哄哄的习以为常了的哗众取宠闭上了眼。歌声很好听,演出很投入,但这些粉饰,是当今无论哪一个电视台都在争相模仿的,太过平淡,毕竟惊不起心中的波澜,有些喧嚣,其本质当然也有些单调。
等到听到放在书房里的电话的铃声,我竟有些不太情愿地离开那趟得已经温热的沙发。不管怎么样,既然听到了,便没有理由不去接。
看到领导的名字,我的心里霍地一下开朗了。
早晨发布那篇博文的时候,我就已经预感到会有这一出,但那事件发生了,我当然有些想法。按照我为人处世的一贯原则,有想法,当然要说出来,况且那博文所揭示的问题的实质,显然对改进领导作风,净化当地教育空气很有好处,倘若能够引起当政者的真正重视,割除弊端,有好处的是自然是他们——累赘多年的顽疾,毕竟与教育发展无利,也严重损害了党的施政方针。
作为一名党员,我认为自己有理由将想说的话说出来。
然而电话还是来了,来得正如我所预料。
二话没说,在听清楚了领导的意图之后,我立刻表示愿意接受“建议”——删除那博文。
既然有人对此讳莫如深,能够主动为其上级分忧解难,不想再出事端,全然不是为了问题的真正解决,更谈不上造福一方,将民众和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那我一个无名小卒,又何必胸怀天下,仗义执言以忧人避讳之烦恼呢!
哀莫大于心死。
很多年来,我的早年深受“马列”教育所形成的直言不讳的秉性,早已经被书本上学不到的那些多彩多姿的现实问题,磨砺得有些支离破碎了,早已经严重不合时宜了。
我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马列主义者,倘若当政的人是我,也不见得将此事件处理得比别人更好,但我骨子里趋向正义的天性,那种能够明辨良莠的最起码的判断标准,也还是有的。
但这种仗义执言,往往被视作犯上作乱,往往被当做愚昧幼稚,所以,这些年,我逐渐刻意远离政治,不去巴结权贵,疏远那些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大人物,不给人家添忙加乱,将自己对事业的尊敬,一门心思用在了我的学生身上。不去看,不去想,强逼着麻木自己,也终于给自己所谓的“仕途”画上了隐形的句号。
看着后生们青云直上,纷纷在我的头顶,为夯实他们自己的仕途,出力流汗,忙得不亦乐乎,我漠然——我是一个终于被时代遗弃的人。
但我不能遗弃自己。
最终,博文还是被我锁起来了。
看着博客“内容管理”里加了锁头标识的博文题目,我的心,在黯然流血:世道依然如旧,何苦要给我那么多的希望!
我承认,是我自己认识太浅,想法太天真,总以为自己能够生逢盛世,处在一个开明、平等、民主、自由的国度——这希望,别人并没有强迫兜售给我。
既然如此,索性将这最后一道为那虚无的正义一直敞开着的门,也关上吧。从此,我与政治无缘再见!
余生,我将全部精力都交给我曾经和正在培养着的学生们吧,有他们的日子,我不会孤单!
夜色更深了。
那些偶尔从小区门前疾驶而过的车辆,一阵阵,想掀动夜的宁静,但它们在经历一阵自鸣得意的喧嚣之后,夜色依旧!
世间本如此,何必自扰之!
2016年10月16日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