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年》182·铁证如山(上)【小说】

(2016-01-12 05:20:00)
分类: 长篇小说:流年

铁证如山(上)

——长篇连载小说《流年》182

/韦步峰

《流年》182·铁证如山(上)【小说】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碳车碾冰辙’的重点,并非刻意描写雪景,而是用‘一尺’厚的雪,先来说明雪下得大;后面(也就是下一句)中的‘碾冰辙’,则是描写雪被路人踩踏、碾轧之后,稍有融化,又很快因低温而结冰,在路面上依车轮、脚印经过后的形状形成了一道道各式各样的‘辙’,重点是车轮碾过的痕迹。这两句连起来,重点就是为了说明卖炭翁赶着牛车走在冰雪的路面上的艰难,冰雪是为了衬托,与卖炭翁生活的艰难相比,实乃次之,重点当然不是为了写雪如何厚,写冰辙如何被碾碎——我这样说,你懂了吗?”我尽量将语速慢而又慢地讲完,问荆勇。

“哦……懂了。”荆勇显然跟随我的讲解,做了很多的“拐弯抹角”之类的想象、联想之后,才逐渐若有所悟。

我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生,有问,我才能够做解答,而思索和解答的过程,无疑最能调动我的思绪,甚至的全部的神经——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刺激,就像这几天我的连轴转样的忙碌。

刚下了一场雪。

我让学生们在看了雪景之后,搜集一些关于描写雪景的古诗句。徐梦露找来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被我首肯,但荆勇找来白居易《卖炭翁》里的这两句,我则给了差评,他便不服。

“写雪景,并不是有雪就是了,而要看这‘雪’是否被当做重点来写,”我进一步夯实刚才说讲,“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雪写绝了,成为千古状雪名句;同理,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的‘风雪’只是交待了夜归人‘夜归’时候的天气状况,自然不是重点——至于有人将‘白屋’非要说成是白雪覆盖后的屋子,那就极其荒谬了。

“在中国古代,房顶通常用白茅(草)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的屋子叫白屋,因为天冷,屋子里就因冷显得空荡荡的,本来屋内器物就少,这一空就更显得器物少,就愈‘贫’。

“同学们都明白了吧?很好,这节课余下的时间,我们到教室外面——打雪仗!”

 

“哗——”掌声、喊声和拖凳子声,立刻成了象征狂喜的象声词。

站在他们的身后,看他们一个个在雪地里奔跑,不停地将雪球投向别人身上的顽皮情状,我有些陶醉。

我喜欢这样的阵势,更加喜欢了他们天真无邪的欢声笑语——在我看来,这才是“风声雨声读书声”里的最高境界,是升华,是奔放。

“小韦!你弄些学生在干什么!”不用回头,我立刻就知道这声音来自姜校长的喉咙。

没待我做出解释,他就气势汹汹地走近我的跟前:“这是干什么?”

“这节课是语文课……”

“语文课?”姜校长显然手握铁证,“语文课不是要在课堂里上吗?你让他们疯到雪地里,这成什么样子了?你最好给我一个满意的解释。”

受此一吓,学生们全都傻了眼,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将沾满雪沫的双手藏在身后,有些木讷,又有些惶恐。

“你们继续玩,这事我来处理。”我朝学生们扬扬手,并不以为然。

“你马上到我办公室里来!马上!”吃了闭门羹的姜校长终于怒不可遏地无语了,索性气急败坏地走了。

——在他的身后,有我雪沫飞舞世界里的浅浅的笑容。

“啪!”一个雪球正砸在我的额头上,我眼前倏地一阵冰凉,视线便切断了。

待我努力将雪抹掉,正看到李路野在冲着我“嘿嘿”地笑。

“好小子,你给我等着!”我高声喊着,立刻冲进雪地里,三两下去捏成一个雪球,朝李路野奋力扔了过去。(待续)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