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唯美生活Ⅳ【随笔】

(2015-01-17 11:52:31)
标签:

刻钢板

油印

唯美

女同事

书号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我的唯美生活Ⅳ

/韦步峰

 我的唯美生活Ⅳ【随笔】十四年前亲手刻写的教学资料(OPPO T29手机2015年1月16日拍摄)

又瞥见那本 “试题集”了,就在床头不远处的整理箱上面。

 

这是十四年前我任教初四毕业班语文时,上学期装订的三本教学资料之中的第二本。

装订时间是2001320日;目录显示页码范围,从111页到247页。

其内容均为“现代文阅读”、“考试题”和“寒假作业”之类的学习资料;多为打印机打印。

其时,我已经彻底尝到了使用CCED制图软件编辑教学资料的好处,加之兴之所至,自然会找寻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往往央了管微机室的邻居老李,于下班后、夜深人静时,将自己反锁在里面,给自己一个专心致志的世界。

 

然而其中,也有不少是油印的。

先用铁笔在蒙在钢板上的蜡纸上刻字,再使用油印机批量。

这是一种很原始的方式。

以至于觉得,教科书上的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油印出来的小报,都是那么亲切和逼近;感觉当时的我们,也完全有能力像解放前国统区地下党们一样,油印传单了。

一般的钢板,有斜纹和直纹(布纹)两种。

我使用直纹(斜纹刻写字体比较自由,适用于外文单词),刻写的是仿宋字体,每一小方格一个字。

 

这在当时的同事之中,并不多见。

他们往往不受方格的限制,而只是沿着直线一直刻写下去。

外文不欣赏这种看上去很杂乱的刻写效果。

——既然刻写,总要拿得出手。

我总是这样想。

我的这“要好”的态度,多半源自当教师的爸爸的熏染。

很小的时候,就亲见他伏在炕沿上,嘎吱嘎吱埋头刻写钢板的情形。

我于是莫名其妙地喜欢了这感觉,往往从他的身旁走过,又不失时机地观望那些看上去发白的字体。

也有趁他不在家,拉开抽屉,搬出钢板,在他已经刻写好的蜡纸上,找一处空白,划上一笔。

等到他刻写的内容印出来,我又悄悄在上面找自己的杰作。

找到了,一阵狂喜。

直到后来,我走了爸爸的路,也开始了像他当年一样的刻钢板的历程。

他教过我秘诀,虽然次数很少。

但我有他刻写过的样本,只需要模仿了,不难学会。

 

整理眼前这本“试题集”的时候,我正与一刚毕业不几年的姓杨的女同事搭档。

她受了我的“教唆”,也逐渐学会了使用与我一样的字体、格式。虽然有些笨拙,但毕竟上了正道——我当时就这么以为。

 

我的最求唯美的意识,多半就是在那些年月形成的。

刻印好,又按照既定的顺序整理好。先用铁架子夹住折叠得很齐整的厚厚的一摞,待差不多到一本的容量时,再行装订。

装订的方法,是我从古书装订学来的。

后来才知道,这种方法也被应用在大型考试中的试卷装订。

只是,当我看到有不认真的同事,牵着钢针走捷径,不走针眼的方法,心里竟然不熨帖。

教学资料的装订,自然比大型考试装订的页数要多得多。单凭用锥针根本无法让针线顺利通过。

我就想到了实验室里用来在橡皮塞子上穿孔的打孔器。

先将打孔器固定在铁架台上,摆好厚厚的“试题集”,缓缓将打孔器压下去,等到穿透,再摇起,用一根细铁棒将塞进打孔器里的纸屑很费劲地捅出来。

因太厚,也曾因此弄坏了打孔器。

但管实验室的老宋,很坦率地说“没事”。

我于是,又很感激了。

 

钻好了孔,再走棉线,就容易多了。往往可以不用钢针,也能轻松穿过。

用力将装订上去的棉线拉紧,系住,再贴上封皮——“试题集”的装订就完成了。

像一本书,只是没有书号。

出版社,就是我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