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归咎【随笔】

(2014-11-25 06:14:58)
标签:

家长会

耍酒疯

喝醉酒

自以为是

可怜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归咎

——我的家长会(之五)

/韦步峰

归咎【随笔】 

我来踱了几步,意在让台下大多数动容了的学生家长恢复从容。“方才大略看了一下,大家与我基本同龄。而且,我的儿子也在这所学校毕业,读完一中后,今年夏天上了大学。但与这位民工父亲相比,自知汗颜。我没能从细节上关心过我的儿子,没能悉心陪伴他的童年时期,没能耐心呵护他的少年时期,还常常揪住他的毛病,竭尽训斥之能事……在座的各位呢?”

再一次扫视全场的时候,我很分明地感觉到,那些眼光已离开审视与挑剔,正全面融进我双手捧出的世界,逐渐萦绕出信任与顺从。我紧接着说:“最不能容忍自己的,是曾一度忽视教师在孩子成长所起到的教育作用,以为这些事自己也在正在做,且自诩轻车熟路,深谙其规律与真谛,自命不凡起来俨然若神人,但我从没想过会给他带来负面影响。我的下意识评判他的老师的做法时的神色,我的在他执行学校任务时不经意流露出来的语气,都可以对他形成影响,造成熏染。我们的对老师、对学校的态度,如果是谦卑的,这谦卑也绝对挂在我们孩子的脸上,落实在我们孩子的一举一动里;而如果不是谦卑是他物,情况又如何呢?”

我的视线丢开那几个不好意思了的神色,将话题一转:“作为学校,作为老师,也的确可以给孩子最真实、最实用、最深远的教育。比如,我曾调查过我的学生。问他们自己的爸爸有没有喝醉酒的情况,有学生举手;我又问,讨厌爸爸喝醉酒吗,举手的学生有的说‘讨厌’;我问为何,学生说‘耍酒疯’。”这时候,台下的学生家长,神情一下子悠闲起来,有几个妇女还低下头抿着嘴悄悄笑起来。

“我当时马上很认真地劝说他们,讨厌自己爸爸喝醉酒的做法是不对的……”很明显,我的话音未落,台下的眼神又呼啦一下盯紧我,迫切想听下文的渴望,顿时涌动起来。

“喝醉酒,就已经很可怜了,”我说,“喝醉酒,耍酒疯,就更加可怜之至。”

 

我确也对我教语文的那个班的学生做过这样的调查,就在期中考试之前。当时我给出的理由,是我的学生始料未及的。人喝醉酒,除却不胜酒力,饮少辄醉,还有不得不醉的情况。人都生活在现实社会里,必要的人情往来,业务联系,都需要喝酒,酒文化在中国,实在是太重要了,想游离真的不容易。醉了,得不到精心照料还遭厌恶,此可谓‘该可怜之一;不去照料,又步了妈妈做法的后尘,对喝醉了酒的爸爸横挑鼻子竖挑眼,让他醉酒之后饱受冷眼、冷语,此其二。我做了概括说明后,将语速调慢:“大家可曾知道喝醉酒的人为何容易发酒疯吗?”

“是家人造成的!”我没打算会有人回答我的问题,“经常耍酒疯的人,很容易遇到这样的情况:回到家,酒气熏天,结果遭到指责,甚至是谩骂,往日里所做过的那些不被人看好,甚至遭鄙视的事情,被纷纷连根拔起,暴风雨般的劈头盖脸而来……这些短处,神智清醒时听到,尚且不快,何况被酒精麻醉神经,更容易冲动的时候呢;一旦冲动了,马上又遭到更加强大的反击。反击又遭冲动,冲动又被反击……如此往复,只能让不愉快的情绪逐渐升级,最后终于发展到双方因打够了、骂累了而不得不偃旗息鼓。如此模式反复刺激几次,一定会让喝醉酒的人形成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发泄的习惯。人的生理机能有排酒的本能,喝酒之后,除了肝脏在加快工作,话多、好动也是在将酒气不断地排出体外,以达到快速减少体内酒精含量之目的,是在解酒。精明的妻子,总是在丈夫酒醉后悉心照料;懂事的孩子,总会学着妈妈的样子照顾好自己的爸爸……”

“哦——”那些关注过来的眼神,好像很分明地在说。

 

“所以,老师对孩子的教育,绝不是家长所能替代的。请在座的各位家长,将本该由老师来做的对孩子的教育,还给老师。——我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稍作休息之后,再到孩子所在的班,孩子和他们的老师在等您。”我说。(未完待续)

 

精彩点评辑录:

姓王的锅  : 超萌的小片片,赞一个!①精心选择的家庭教育故事拉开了典型精彩的大幕,农民工家长上演了看似最没有科技含量的做法,原本平静凝固的气氛开始松动了,况且兄弟已表率在先,相信家长们定是真切感受到了震撼,并开始反躬自省了。②人生难得是坚持。对待孩子的教育,我们需要的不是“会与不会”、“懂与不懂”、“忙与不忙”的托辞与借口,而是需要从现在就开始的改变与持之以恒的做的实实在在。③当你用心开启了一个崭新的视界,家长们重新燃起了希望,开始远离那些自以为是的傲慢与挑剔,变得积极配合了,这个会议实际上已暗合你的初衷了。④最融洽的氛围,不是天造地设的机缘巧合,而是经过努力彼此越来越适合的舒适。各做各事,相得益彰,各得其所,从一而终。⑤那些投向我们的眼神,或惊讶,或会心,或敬佩,或期待,都会让我们珍惜,并成为做好工作的动力。⑥带着释疑的满意与满足,还会有惊喜在等着他们吗?拭目以待……

 

叮咚流淌笔者对醉酒剖析的很深入,也许本人也体会过很多次这样的醉酒,嘎嘎。言归正传,你的一些论点我很赞同,教师在孩子成长中起到的作用有时候比家长更大,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老师的引领和教育,孩子的成长将无法展望,就该有你这样的教育者在其中牵线铺路,让更多的家长相信学校相信老师,走出误区,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震撼【随笔】
后一篇:泪光【随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