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踏访仙境⑶【游记】

(2014-10-22 00:10:09)
标签:

刀鱼寨

戚继光

朱元璋

指挥佥事

登州府

分类: 跋山涉水_游记合集

踏访仙境⑶

/韦步峰

踏访仙境⑶【游记】 

明眼人就已经明白下文了,这个刚出生的男婴便是日后在登州任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御倭兵事,后来又调往东南沿海,吓破倭寇胆的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民族英雄、军事家、武术家戚继光。戚继光缘何在登州任职,说来话长。

 

1381(洪武十四年),大明将领傅友德、蓝玉率军远征云南,打得元朝梁王自尽,大捷。按照惯例,傅友德向朝廷提交了一份阵亡官兵名单,以供追认(该奖励谁,该封谁,你皇帝看着办吧)。朱元璋在翻看这些名单的时候,很惊讶地发现了一个名字——戚祥。放下奏折,朱元璋凝视着案头的灯烛,不由得想起二十八年前(元至正十三年,1353,他与郭子兴决裂,进军定远时,戚祥投奔了他,并作为亲兵跟着他东征西讨,立功无数。朱元璋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被激活了,他提笔写下了具有跨越时代意义的批注:“授戚祥之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任职登州卫指挥佥事,世袭罔替。”

 

明朝军队有卫、所两级(一府设所,几府设卫)。卫设指挥使,统兵士五千六百人;卫下有千户所,千户所下设百户所;各府县卫所归各指挥使司都指挥使管辖,各都指挥使又归中央五军都督府管辖。卫指挥佥事虽是卫指挥使助手身份,但可是正四品的将军。“世袭罔替”的意思是,只要大明在,只要老戚家有儿子,登州卫指挥佥事就是老戚家的“儿子”发展的第一步(做的好,可以升职;同理,做不好当然也可以降职,但不管怎么说,朱元璋给了一个不上不下的级别,倒是一个不错的机会。韦以为),别人怎么也拿不走。登州卫是朱元璋在山东境内设立的十一个卫之一(其他为宁海、莱州、青州、鳌山、威海、成山、靖海、大嵩、灵山、安东),刀鱼寨便是登州卫屯兵的军营。这里自古就是海防要塞和海运枢纽,汉唐时就为军事重地,1042(北宋庆历二年)在此始建海防设施,设“刀鱼巡检”(名“刀鱼寨”)1376(洪武九年)建水城,改名为“备倭城”。朱元璋的指令,一下子让戚斌成了蓬莱“刀鱼寨”里的第三把手(二把手应为都指挥佥事)。从此,老戚家怀揣这道圣旨,衣食自然无忧,但历代子孙才能平庸,虽家风勤恳、老实,终究没出过什么大人物,直到一百四十八年后的这一天。孩子交到戚景通怀里的时候,天已放亮。戚景通望着窗外呈现的万道霞光,又低头怜惜地看着襁褓之中的婴儿,感慨万千,他近乎自语又像是对还听不懂话的儿子说:“但愿你能继承先祖威名,重振我戚家之辉煌……名字就叫继光吧。”

 

戚景通为人老实,没什么才华,但官运不错,从登州指挥佥事一路升任至大宁都指挥使,又荣调进京,任神机营副将。然而这高干家庭太特殊,从不强取豪夺,从不接受馈赠,只靠俸禄生活。守着清贫的生活,戚景通并不难过,他反复教导儿子,长大后一定要建立功业。小时候的戚继光很懂事,衣着朴素,苦读诗书,全然不把学堂里纨绔子弟们送他的鄙夷的眼神放在心上。戚继光十岁的一天,学堂教书先生,大概姓王,也或者姓张(总之不太重要),当着戚继光和他的所有同窗的面,郑重其事地宣布了一条铁律:从今往后,凡和戚继光同学玩耍的人,一定要有十分仔细,百分耐心、千分呵护、万分尊敬。如有怠慢,会有天大的麻烦——戚继光同学从今天开始,就是我大明朝正四品将军了。

 

这是已年逾六十的戚景通做出的重大选择——他决定退休回家了。但鉴于戚继光年岁太小,只能名义上担任登州指挥佥事之职,而并没办理实权手续。鉴于戚继光的官职,从此只能辍学回家,在一名不收任何学费的教书的先生的教导下,继续苦读。从父亲和老师那里,戚继光确立了他的人生信条——以天下为己任,不计个人荣辱!戚继光的未来的命运到底如何,历史和古迹等待戚继光和我们的,又是什么呢?(未完待续)

精彩点评辑录:

姓王的锅:⑴朱元璋对戚祥的追封,慰藉了地下有知的灵魂,对戚家后世子孙更是一份不尽的恩泽。朱的这一内心的温柔被激活,可以说是做出了永载史册的“批注”啊。⑵戚景通为人正直,忠于朝廷,对戚继光言传身教,为戚继光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⑶戚继光自小志向高远,苦读诗书,超乎同伴很多,从父亲和老师那里,戚继光确立了他的人生信条——以天下为己任,不计个人荣辱。真是孺子可教也!⑷踏访仙境,既缅怀了一代英豪的辉煌,又警醒了世人,照应了眼下时局,高瞻远瞩,大手笔啊,佩服! 

 

洒脱--竹林:记得我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讲“强不过三代,庸不过三代”,世袭制度成就了戚家历代为登州卫指挥佥事,给了戚继光一个发展的平台,成就了一代民族英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