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欠【随笔】

标签:
学生亏欠歉意做点什么教师 |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
愧欠
这几日,我分了很大的精力,给我的新成立的学生群。我喜欢看他们畅快地聊天,海阔天空,热烈嘈杂但真诚无限。默默地,身处其间,我常常被这种氛围渲染了心情,思绪飞扬起来,不止一次地回到那些已经远离但又仿佛只是昨天的昨天。
我不再教他们,已经很多年;他们之间大多数人,不曾谋面也已经很多年。太多想说的话,无论事业的,生活的,无论严肃的,戏谑的,都裹在沉厚的情意里,成为一道绚烂的风景。让我留恋,让我满足。
最早的,是我1993年第一次做班主任的那一届,虽然至今加入的人数并不多,但他们是我任教时间最长的学生,是“长子”。但细说起来,称他们“兄弟”似乎更合适——多年的父子还成兄弟,何况仅仅大他们10岁。他们如今大都事业有成,有稳定的工作和家庭生活,说起话来,自然是言语不多,老成持重,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们喜欢互动的心情,只是多了观望,多了沉思。他们将群里最青春的人数最多的2002级,看成是小孩子,往往像我一样包容着他们的活跃,理解着他们的快乐。
但我任教两年的2002,并不因为守着一些年岁比自己大很多的师兄师姐,就局促不安,就谨小慎微了。他们的身上,有我非常喜欢的青春的活力在奔腾。常常看着他们的群聊在沸腾,快乐的心情也在跟着在飞舞。相比之下,同样任教两年的2001级,显得冷寂不少,至今只加入了三两个人,但我相信大批人马的蜂拥而入,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只要找对了“领路人”——2002级就是一个最为明显的证明,我没想到他们加入的人数那么多,加入的速度那么快。
给我落寞感最强的,是与1993级一样,也教过三年的1995级,至今仅有一人加入——我倾注给他们的精力,绝不亚于1993。幸好贴心贴意的1996级和令人惊喜的1997级,可以在我的疑惑和落寞里,加入慰藉的调料。他们的亲和力,将我在那所浓缩得可称之为山村中学的学校,燃烧得最为烂漫的青春,妆点得分为妖娆和富足。1996级,是我作为教师的“大满贯”,1997级则算是“锦上添花”了。但1997级,是我行将离开那“山村中学”的最后一届毕业生,恰逢刮起一股同行相轻的,由部分“风流人物”挑起的,针对校长的批斗“风潮”。作为校长的“亲信”和业务骨干,我首当其中受到他们的无情打压。我是在乌烟瘴气的氛围里,草率完成他们的教学工作的,回想起来,我对他们心生愧疚——作为学生的老师,没有权利以个人的荣辱和情绪左右教学工作。尽管我的良知和作为教师的本分不允许,但在那时那地,我确也或多或少受了一定的影响——要知道,我完全可以将他们教得更优秀,更出色。但这帮我的可爱的孩子们,加入群内,竟然以最真、最美的谢意,来抚平我的歉意,纷纷说着感谢我当年给他们大量阅读的机会,指引他们更好地完成了语文学习任务。
我的对我学生的教育,历来“最严的”(学生语)。时隔多年,再回想起那段时光,1997级的他们竟然用了“喜欢”和“感谢”来回应我的感慨,我不能不为所动。我教过的那个班的学生,当时就有叫不上名字来的——在我的意识里,仅仅记住了学生的模样远远不够——时至今日,就有更多的学生走向了我遗忘的深处……
有学生看了我的博文,用了开玩笑的口气埋怨我,为何当初不教更多一些的写作知识给她,以至于让她至今都还陷入写不出文章的境地。我的回应是:“倘若20年前的你们,再跟着我读书,我会在你们之中培养出更多一些的文学、美学、历史、人文、天文、军事等方面的佼佼者,我现在的很多知识,其实有不少是在后来的工作中有意或无意学来的——我从来就没停止过对知识的猎取,从来就没停止过主动学习——我亏欠你们的,何止写作这一点……”
但他们都来了,带着欣喜,带着热情,带着谢意,带着活力……我当然还可以为他们再做些什么——这是我能够做到的,也是我必须认真去做到的,我对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