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书店走走【随笔】

(2013-06-23 14:10:15)
标签:

千年一叹

行者无疆

何谓文化

中国文脉

余秋雨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去书店走走

/韦步峰

 

 去书店走走【随笔】

当初,《中国文脉》我刚读不到三分之一,便匆匆跑到新华书店,将曾做舍弃决定的那本《何谓文化》抓在手里了。这套十八本的《余秋雨书系》,我很喜欢。跟着余先生的脚步,我在广袤的中华文化原野和敏感的近现代世风里,揣摩玩味了好一阵子。而今,余秋雨先生的这两本书,我读完了,便有了去书店看看的想法。

 

我的喜欢进书店看看的嗜好,由来已久。学生时期,进书店购买的多半都是诸如字帖、应用文写作、初为人师等实用类图书。后来苦于自己腹中墨水极少,总想读那些已经落下的大部头,然而又苦于囊中羞涩,在浩如林海的名著世界里,常常做着艰难的少取而多舍的决定。我甚至怀疑,自己后来能够在关键时刻忍痛割爱的勇气,多半从那时进入磨练期的。于是,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Margaret Mitchell、徐志摩、季羡林、金庸、席慕容、贾平凹们也还是多多少少闯入过我的心海深处,让类武夫般的我,好不容易沾染了一点文学气。

 

早年,我还有一个在现在人看来是傻子举动的嗜好——去书店购买音像制品。这类带着浓厚现代味道的特殊图书,曾一度成为我图书藏品里的座上宾。房屋装修的时候,我特意让木工在客厅的西南角做了一个很大的双层柜子,用来盛放我那些数以百计的音像图书。从一九九一年到二〇〇三年的十年间,成龙、李连杰、张学友、梅艳芳、Sylvester Gardenzio StalloneArnold SchwarzeneggerSharon StoneSophie Marceau带着声色情节来了;苏芮、张雨生、王杰、周华健、童安格、姜育恒、齐秦、潘安邦、张国荣、张宇、潘美辰、さかい のりこ、夏川りみ、Richard ClaydermanEnya带着天籁之音来了。我疯狂购买音像图书时,正是盗版音像制品肆虐的年代,我的能够顶住廉价的诱惑,非要花13元购买一盘梅艳芳的《情归何处》,花60元购买一部Sylvester Gardenzio Stallone的《First Blood》的毅力,大概只是源于文化的魅力。文化以魅力作为渗透的实质,而以氛围作为扩散的方式。昨晚与小盛说起网购图书和书店买书的差别,我不同意网购的理由,是真正的文化不能用廉价来取得,我们的心灵绝对不敢让廉洁的图书来熏染。

 

早年有机会经常外出,每到一地,我必到当地的新华书店走走。在我看来,地域环境可以有差别,风俗习惯可以有不同,但文化的联系都是相通的。看看书店的特色布局,闻闻图书的纸墨香气,都是最美的由内而外的休闲享受。如果确实无书可带,亦或不便,临走时拎一本当地的交通图,也算是与当地文化的近距离接触吧。而一所书店的文化氛围,不是靠装修的店面、内部格局的独特,也不是靠图书的种类和数量而形成的。

 

新华书店距我家不远,下楼左拐上了街,再出到最繁华的的那条商业街,左拐后走不远便到了。我曾在这里的三楼有过一个用了两年多的办公室,那时候,我还是一份杂志的业余编辑。我认识书店里不少员工,但现在似乎多换了脸孔,正如新近装修的书店一般,尽管富丽堂皇、琳琅满目,但毕竟陌生了许多。

 

“是啊!一吃饭就胖了,哪敢啊……哈哈——”正在专心挑选书的我被吓了一跳,循声看到不远处工作台边,有三个穿了制服的女店员在说着闲话。吓我的人,个子不太高,臃肿的体态背对着我,正与跟她对脸的两个同事口若悬河,一口气将这句惊爆之语重复了三次。而另两人只是在笑着附和她。我皱了皱眉头,转过脸,继续将手里的《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和《摩挲大地》摩挲着换来换去。《千年一叹》与已经读完的那两本书同属一个书系,与另外两本装帧不同。大概是先入为主,尽管后两本书封皮有些塑料的柔滑质感,但明显有书脊裂开的担心。给我安慰的,是《行者无疆》毕竟列在《余秋雨书系》,但《摩挲大地》,我也实在想看,尤其是不经意之间翻看到《抱愧山西》的一篇,有对古平遥商贾的高度评价。这绝对是一个盲区,对所有中国人而言。余先生在书中的言语,又开始敲打我的心海深处了,“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竟然是山西!直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里那些比较像样的金融机构,最高总部大抵都在山西平遥县和太谷县几条寻常的街道间,这些大城市只不过是腰缠万贯的山西商人小试身手的码头而已。”

 

“你买什么?”一名身材窈窕的店员走了过来。她大概是看到了我曾经望过去的眼神,也似乎有所发现,该算是回应,也或者说是补救。

 

“这两本跟这一本不是一个系列的,还能进这个书系的书吗?”我指指《千年一叹》封皮内里的十八本书名,眼光时不时瞅几眼“山西人经商当然不仅仅是走西口,到后来,他们东南西北几乎无所不往了” 。

 

“对,它们不是一套书……怎么会是一套呢,封皮都不一样,这套书明显宽些……”她很坚持。我抬起头,开始盯着书架最高处的《萧红文集》了。我实在被她的坚持搞得晕头,不明白是掩饰性的例行公事还是曲解了我的意图。争论无益,那就索性用沉默不语来应付。她果真走了,留给我一个飘逸的瘦小的背影。我继续低头翻检手里的书,很不情愿地发现《摩挲大地》中的很多内容,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和《中国文脉》中似曾有过……好!我的斩钉截铁的决定再一次出现了——舍弃摩挲,取了“千年”和“行者”。

 

我的心终于沉稳了,拎着厚厚实实的两本书,开始扫视这二楼的四周。东北角地面上,坐着一对学生模样的青年男女,女生两条腿伸出老长,将摊开的书放在腿上正与紧挨着坐在她旁边的男生搭讪。那男生很殷勤,一次次将好像很有趣的话题转头送给女生,并认真地看着女生笑……靠近我站处的书架旁边也围着一些学生模样的人,他们分明地在捧着当前流行的网络小说看个没完,偶有纷纷的议论声。“将这些一样买一本吧!”一前一后两个中年男子朝我面前的书架冲了过来,前头较矮的一个胖子说。“行,他儿子应该能喜欢。”跟在后面的瘦高个子男人说道。“真搞不懂,这些东西有什么好看的……”我愕然了,但马上从我的搞不懂里醒悟过来,又马上暗笑胖子的愚蠢,给领导送礼,打孩子的主意很有创意,但如果领导炒股、敛财呢?而且为官者,哪一个喜欢“输”呢!

 

我下楼,将书举着,递给结账台前的店员,我夹着包过了安检门,站在柜外等。“上面还有270!”结账的店员将一张卡递给站在我旁边的穿白色短袖衬衣的领导模样的男子,友善地说道。我仔细看了一眼那张正面印有毛泽东亲笔手书的“新华书店”字样的卡——书店也与时俱进,发购书卡了。交钱,拿书,没忘记嘱咐店员盖一个章。

 

出到店外,火热的太阳正当头。街边临时摆开的水果摊,将书店的门口也堵住了,我转身沿着盲道继续东行,终于寻了停靠的两辆车之间的空隙,过了大街,迈步上了街南面的盲道,将两本书凑近鼻孔深深一吸,真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看海【诗歌】
后一篇:反差【随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