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残垣【随笔】

(2013-05-04 18:28:54)
标签:

农村

凋敝

残破

残垣

开发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残     

/韦步峰

 残垣【随笔】

老人门前,那堵残破的墙,终于被我削去一大截,成了齐腰高的一道矮墙。那是一幢去年倒塌的小屋的山墙,一律的泥石结构。掩映于树下,透着岁月的沧桑。据老人讲,那早已经被遗弃了的小石屋,有百年之久,原是为看护小屋前的那片菜地而建。后来,菜地归了公,人民公社的生产队将其改建成一处果园。又因为这果园一直不太景气,单干后,又毁掉改成了种植小麦、花生、玉米、芋头等作物的农田。我是见过那片果园的,二十年前。低矮的苹果树,枝干错落着连成一片,齐整而安逸。

 

那是临河的一片土地,几百年前经河水冲积而成,有很厚、很细的沙土层,适宜栽种西瓜。可口的西瓜不曾见,肥美的红富士苹果也不曾尝到,每当伫立,唯见小石屋的塌陷与残破了。我曾于屋后徘徊良久,思忖着当年这里的饮食起居。仿佛看到了辛劳的背影,夜幕来临,微弱的泛着橘红的灯光由小屋射出,点缀着夜的孤单。然而小石屋终于坍塌了,毁于失修,毁于风雨。收起不曾亲见屋内格局的惆怅,面对着那已经严重歪斜的破墙,陷入迷茫。

 

那残破,正如处在偏远之地的农村,在岁月的变迁里,伛偻着身躯,艰难地存在。山外扬起的欢腾的尘嚣与醉人的迷幻,终于无法激活它沉闷太久的兴致,蜷缩着,昏恹着。偶尔睁开朦胧的眼,再看一遍看了几百年的萧条,又惺忪着睡去,若有所思,又若脱俗。与沿海一带的农村,彩旗、锣鼓欢闹的阵势,判若两个世界。

 

沿海,现代化的公路在延伸,雨后春笋般林立的小区在诞生,仿佛有一只神奇的笔,随意点画几下,便多了钢筋水泥的灰色,少了五彩纷呈的生机。一点点失去土地的农民,正酣睡在补贴、置换得来的钞票里,做着美女、香车与豪宅的美梦,全然不曾在意,从祖宗手里继承来的土地的叹息。开发商的腰包鼓起来了,当政者的腰板挺起来了……这何尝不是另外意义上的一种残破——失去土地的农民和失去出海通道的渔民,在城市化进程还做好足够的应急补充之前,盲目地乐观和享乐,注定是潜在意义上的亏欠。亏欠后人,亏欠祖先。

 

偏远农村选举出来的村官,并无太大油水可捞,守着山区贫瘠的家业枉自叹息。他们不会在兴修水利上下功夫,没有人愿意去做眼前吃苦他日受益的“不讨好”的事情。特色作物的栽植,唤不起农民种田的积极性;饲养业、加工业又受制于交通的不便。虱多不痒,勉强过得去,多赚几年的工资,按理说也是一种满足,说不定利用职务的便利,还可以在谋取一块相中了的“宝地”上造一幢满意的房子。河边的楠柳树可以卖,不远处的小山包也可以卖……

 

小石屋没人买,就只能任其自然塌陷,毁掉。看着被我拆得平整的矮墙,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寂静的夜。橘红色的光,正从眼前照射出去,朦胧在黑的世界里没有一丝声响。远处,是更加积郁了黑的河边树林,正静默地凝视夜的孤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