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随笔】

标签:
ipone流量智能手机功能价值 |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
流量
文/韦步峰
我是很快拥有了第二部智能手机的,在第一部丢失之后。
我是这样定义智能机的:能快速上网,能顺畅播放视频;能可视电话,能软件升级;能误打误撞糟蹋钱,能变慢发热让人心烦。
但第一次使用智能机的新奇,则全然对这些“能”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模糊意识”,以至于在第二部智能手机到手之后,曾兴致勃勃地热衷于使用它的双卡功能而差一点舍上“重金”。
我似乎很在意手机号码“套餐”中的流量大小。所以才听着大街上“摆擂台的”“赠送70兆流量”而砰然心动,所以才央跟某移动电话公司老总熟识的朋友,去为我舶一张既省钱、功能多,又能提供用不完的流量的“‘四’连号”。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抉择中,曾一度咬牙切齿地想接受昂贵的“包月”费用。
但将手机接入电脑之后,我终于沉静了。稀里哗啦的手机软件升级和铃声下载之后,手机软件一个“节省了129M流量”的信息提示,让我陷入了思考。其实这信息我早先就知道,使用第一部手机(齐乐A90)的时候也便是采用豌豆荚这样操作过。但不知为何,竟“故意”忘记了电脑手机软件的这一“长处”。我是天天用电脑的人,家里和单位都有很快的上网速度,根本用不着用大流量为手机提供软件升级服务,也根本用不着“套餐”所赠送的“流媒体下载”、“可视电话”、“视频点播”等一系列 “鱼”功能。
有些顿悟的时候,我竟笑了,笑自己因不成熟而盲目从众。主观上讲,我算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尽管有些想法较之同龄人似乎有些前卫,但因了“与时俱进”光环的萦绕,倒也能够心安理得。这顿悟,也终于让我彻底“理解”当前社会上的“跟风”现象。手机,要贵的不要便宜的,电脑,要核的多不要核少的……仿佛自己的“业务”范围与档次永远跟紧了时代的脉搏。仿佛手机、电脑这一类工薪换代相当快速的高科技产品真的就是自己工作业绩的标志。
这其实也是一个主管臆想与客观衡量的矛盾,在“自我意识”思潮横流的当今社会,这更是虚拟与现实的另一种形式的碰撞。那些电子产品的开发商和销售商也似乎深谙这其中的玄机,让“推陈出新”演绎的更加绚烂多姿起来了。仔细想想,手机无非是用来打电话,发短信,要那么多的功能有何用?但现在的手机似乎正在悄悄“乔迁”着这些功能,通话与信息越来越排在上网与拍照之后了。这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的确是一种科技进步,不是早有人设想将遥控器与手机的功能进行整合了吗。
但科技进步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完全丢弃那些本不应该丢掉的“古董”,只要能用就应该让其发挥作用,毕竟我们都还“不富裕”,勤俭节约失却好多年了!当前的有些青年人,非“iPoneX”不买,非“原装”不嫁的浮夸心理也是社会转型中的客观必然,倒是应该有人发出斧正的倡议才是。
真正的“流量”是自己对社会的贡献价值,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一根本,作为社会成员的我们的价值才是永远前卫,永远值得被人真正瞧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