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衷゜随笔

(2012-05-23 15:29:04)
标签:

美文

阅读

序列

博文

韦步峰

校园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初衷

/韦步峰

初衷゜随笔
 

此番开辟一个名为“赏析”的博文序列,主要目的是发掘和推广现今知名美文,用最切近现实生活的信息去引领把握文本脉络,读懂生活,感悟生活,进而提高学生们观察生活的能力、创造生活的勇气和毅力。

当今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现(当)代美文虽然浩若烟海,但因为“年代障碍”无形中阻绝了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亲和”通道,阅读中所必须建立起来的读者与作者对话的氛围被蒙上了一些稀奇古怪的陌生,文本成为“孤本”,读者成为“旁观者”的尴尬局面正越来越成为当今中学生美文阅读的桎梏。美文很多,读者不少。然而这二者之间的不“和睦”一直困扰着中学生和他们阅读的组织者们,想必也困扰着那些寂静的美文。

美文(belles-lettres)最早由周作人从西方引入。他在1921年发表的《美文》里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土地”。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最终抛开了“纯文学”、“文学、修辞、诗歌艺术的总体”的头脸而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作为独立文体的美文,实质上就是散文的一种。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美文的概念又一次被打破,赋予了美文更多的开放自由的元素:好散文、好诗歌、好小说、好论文都是美文,就连一条写得好的手机短信、一段让人会心而笑的幽默、笑话也是美文了。但在本“赏读序列”中存在的“美文”则仅限于散文、短篇小说之中的好作品。

王统照、傅斯年、胡适、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徐志摩和周作人都是传统美文上的集大成者,他们的美文作品是我们文学宝库里的精品,是“国之瑰宝”。但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他们的美文作品 “陈旧”得令急需从美文中获取生活和写作给养的中学生们望而却步了,那些蒙在上个世纪中国人心头的阴霾,只有对那个时代比较熟悉的人才能读懂的情感,让现今的中学生们陷入了迷茫。太多的对美文不理解的困惑势必归咎于阅读过程了。久而久之,不少中学生也开始对阅读失却了兴趣——没人会去在意那些连自己都读不懂的文字。

我并不是在有意摒弃我们的“瑰宝”,也不是刻意在中学生与逐渐老去的现代文学之间制造麻烦。我喜欢那些“瑰宝”,也常常困惑于中学生们不愿意去读那些蒙了灰色的年代里诞生的美文——摇头,叹息并不能改变现状,也唯有审时度势,辑录一些让中学生们感兴趣的当代美文去引领,去拉他们一把了。“瑰宝”当然不能丢,也丢不起,只是专门增加一个我这个序列博文里现代气息很浓的美文去唤醒我所任教的中学们的阅读兴趣。至于瑰宝,在培养了阅读兴趣之后,有的是时间去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了兴趣的阅读必然是死水一潭。在此也呼吁跟我有着相同职业感慨的同行们也能对此做深入的研究,将自己的心得和做法写出来分享。前行,有时候需要摸索,在以善意和执着为本质的关注之中,于摸索中碰壁当然也正常的,但那种明明知道现今中学生阅读教学正逐渐陷入泥潭而去想,不去努力的做法,我是坚决反对的。我相信,只有阅读兴趣培养起来了,那些 “瑰宝”才能真正焕发出绮丽的色彩——晚读些日子不要紧要吧。

本序列美文(100篇)的选择范围,将集中在当今人气值较高的年轻作家(如苏童)、中学生们感兴趣的影视歌圈子里的擅长写出好作品的知名艺人(如刘若英),或者以反映现今中学生生活为题材的美文作品——那些诞生于老一辈作家手里的积淀着太深的文化、情感、理想类美文作品当然也不能等闲视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