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感于“仍在调查中”

(2010-11-10 17:37:39)
标签:

调查

领导

败笔

消息

新闻

老百姓

骨子

坐镇

杂谈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有感于“仍在调查中”

/韦步峰

看新闻:山东境内一货车与一小客车相撞,13人死亡——恶性交通事故。很令人震惊和无奈,13条性命,13个家庭——太大的打击……但新闻后面的话让我陡然感觉很不自在:事故发生后,XX市有关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救援,抢救伤员和善后处置。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

姑且剥离一下这句话。什么是“第一时间”?事故一发生就到了?还是赶在死伤者家属到之前?还是在事故现场清理之前……让人一头雾水;“有关领导”是谁?跟谁有关,与啥有关?“指挥救援”“抢救伤员”,据我所知,无论是怎样的“有关领导”都不如交通警察和消防人员会救援,既然如此,干嘛要“有关领导”亲自指挥?不懂救援而非要指挥,只能是瞎指挥;“善后处置”,什么事的善后,交通事故?倘若真是这样,那么最后的“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到底是何用意?从一开始的人员死伤到后来的死亡人数增加,历时很久。这么长的时间,竟然没有调查出来事故的原因?看来“有关领导”坐镇也还是跟不“坐镇”一个样。

这些年,来自政府的公文和上级的文件类似这样的套话依然抢占主要空间,好像少了这些内容就不是公文、文件了,少了这样的方式,就不是新闻,不是事件了。稍微有点常识的人不难得知,这么明显的交通事故,原因是一看就明白的。一次交通摩擦,交警来到之后,不用3分钟就让肇事双方在笔录上签字了——事实清楚,无需争论。

大凡“仍在调查中”有无怪乎有这么几个猜测:第一,事故复杂,涉及人员众多,需要一一审问才能知晓。第二,即便是事实清楚,为了“稳妥”起见,不能马上公布,否则“有关领导”“有关部门”的工作就要被动。第三,为了造成一种效应,就是案情复杂领导繁忙,凸显到场或不到场“有关领导”的至尽职尽责。肯定还有更多的猜想,但结合整句话前面的内容,我想第三种猜测恐怕占主要份额。

做官说官话,古来就有,但打官腔说官话一直为老百姓深恶痛疾。社会发展到今天,百姓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是应当的。老百姓骨子里头的“奴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在日益减少,当此情况,再用延续了多年的老套子来回应问题,显然不够与时俱进。到新闻发稿时,事情的原委肯定是清楚的,不如照实说,新闻就是新闻!

本来引起关注的一则消息,就这样被一句冠冕堂皇的话给毁掉了应该具有的重视交通安全的社会效应,岂能不是败笔。事故之后,将“有关领导”描画得再辛苦,再感人也还是悲痛的教训,不如实话实说,痛定思痛,让新闻真正起到应有的社会警戒作用,而不是成为“有关领导”显摆工作业绩,造“领导”声势的媒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窗外【诗歌】
后一篇:尘埃【诗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