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说教师
标签:
教师待遇民众素质居住误认为拖欠工资杂谈 |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
文/韦步峰
单位的工程进展已经到了后期,看看逐渐明朗的学生宿舍和新食堂,感觉心情很爽,终于趁闲暇亲往探访,不成想遇到了正在粉刷涂料的20多年前的老同学。人家脱口喊出我的名字,令我异常尴尬。说实在的,即便是到现在我也还是不很清楚他是谁,尽管唠了很久的嗑儿。
教师与工程人员,本是一样的普通人,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而硬生生从社会上被分配为不同的群体存在,鉴于老同学的关系,是没有职业隔阂的。但随后一名工程人员的随意闲话让我感觉很不舒服起来。
看到我从泊在门前的车里出来,一正在砌水沟的瓦工很感慨:“以前,教师穷得连摩托车都买不起,而今都买上轿车了哈……”言外之意很明显,我的开着的车严重激发了他的内心世界中的那个“不平衡”。在他的意识里,教师不应该比他高级,至少应该跟他一样没有车开。
我是教师,从业20年。
早先,我骑过摩托车,并没有如他所说的“买不起”,那么他说的到底是谁呢?
教师人员众多,散居开来,作为一般居民、村民更多的接触了社会上的普通人。就因为在一起居住的时间长了,让那些骨子里容不下别人比自己强的人误认为教师就应该贫穷到跟他一样“买不起摩托车”,而一旦买了汽车,那便是太多的惊讶:都是收取学生读书的钱。这样的惯用语我听得不少,但当我的面说的几乎没有——我所交往的层面,是不会有这么低素质的民众的。
学校收费多为代收,那是从前,在学费和书本费都公费了的今天就连代收都要逐渐成为历史,如果不是教辅、保险,学校真的可以做到分文不取。即便是这些教辅和保险也都是取之有道(道,不是道理,而是“道路”的意思),教师没有私自挪用的权利。
“什么时候教师买不起摩托车了?”我立刻接了一句,应该并不是很友好的语气,而且也做好了迎接他可能说出来的下文的准备。他看了看我,知道我不是“等闲之辈”,张了张嘴毕竟没有说出来,低头砌他的水沟了。
教师待遇、工资的变化调整往往能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究其实质就是因为教师生活太接近民众。以前听到有人说这几年教师好职业(这绝对不是心悦诚服的赞美,而是含有教师不劳而获不平的感慨)的言语时,我最先说出来也就在这么一句:“跟教师太熟悉,跟局长太生疏!”
非但普通民众,就连某些地方政府官员,面对上级几次三番要求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的文件,视同废纸,总能找出若干个“抗衡”的理由,就是款位,也是能够有胆量和理由挪用,声称“日后再说”,可这“日后”毕竟遥遥无期了太多,就我本人而言,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地方政府因为种种借口而硬生生赖账的该给我的钱而不给了的也不下好几万,“日后”“太日后”,也就因这“日后”而消亡了。
看来提高教育发展水平,重视教师社会价值要真的落到实处,还真的有一定的难度。不过我做好了准备,记得当年我师范毕业的时候,我的主席台上做报告的恩师曾说过 “任重而道远”。既然“道远”,那就多点耐心好了——不着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