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飞行员张德山开博
标签:
冯思广张德山开博军事机密社会责任飞机失事杂谈 |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
有感于飞行员张德山开博
文/韦步峰
凡人开博,开的是一份心情,把自己的心情积累拿出来分享给自己的朋友,是一种可以说是单向交流的体现;名人开博,为的是“人气”,利用博客这个网络时代的“新生儿”为自己获取更多的“粉丝”。凡人(草根)博客和名人博客(名博)说到底其实都是给生活做“服务”,只不过一个朴实一个奢华。
至于什么样的人可以开博,以什么样的身份开,开了之后都说些什么,国家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只能是根据行业工作纪律来“自我约束”。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政府官员不能用其职务身份开博,因为这不属于他“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商人则可以用其身份来开博,也省却了很多媒体宣传费用,甚至自己的“产品”“推销”得能更加迅速。但是作为涉及到军事信息的人员,比如飞行员张德山开博,是怎样的一种思维呢?
飞行员不是社会身份,更不是个人身份,而是军队赋予的一种区别于其他兵种其他职位的一种称谓,用这个带有浓厚的军事成分的“职业”撰写涉及到军事信息(包括军事机密)的博文,这不能不让令人感觉怪异。
众所周知,冯思广烈士为了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光荣牺牲。作为新闻令人震惊,作为军人职责令人敬仰,作为80后青年楷模则有非常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政治意味。至于该事件发生后的社会反映,那完全是社会的事情。以此做榜样号召全社会学习烈士的英雄事迹完全合乎中国逻辑也完全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但跟冯思广烈士一起架机失事的另一位飞行员张德山在新浪开博了。而且撰写的文字都跟这次飞机失事事件有关。作为军人,是否有这个权利和义务这样去做?
对于习惯了只会听国家媒体宣传的国人,没有必要去直接跟失事“幸存者”张德山直接对话,那不符合“规定”;作为军人张德山也完全没有必要利用“开博”将自己推向舆论的最前沿,直接面对全国民众。完全可以在广播电视或者报刊上做一个关于冯思广烈士的英雄事迹的报道,让民众“大体”知道怎么回事就可以了,然后社会做社会该做的事,而不是要飞行员老张将此次飞机失事事件的飞几圈、油料、仰角等数据做一个公开说明——军事就是军事,不能等同于其他的社会事件。
军人就是军人,不是普通的社会成员——这个“飞行员张德山的博客”开得实在没有必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