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绝对不是我矫情

(2009-12-14 13:53:28)
标签:

邹越

充满爱

假大空

前文

引子

爱的体验

爱的阳光

杂谈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作为一则随笔,观看邹越演讲《让生命充满爱》的视频资料之后,我留下了自己流泪的记录。并且我说过,我的流泪不是因为邹的演讲水平高超,而是那些信息触动了我心灵深处很久以来一直被掩盖着的一种东西。这不能算是我的“矫情”,更不是逢场作戏,而是一种油然而生的爱的情感一起交织起来,冲撞我心灵的大门造成了“交通堵塞”。爱的体验,每一个人都渴求。在自己渴求爱与被爱的同时,是否意识到了跟我们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其他的人,也跟我们一样渴求着爱的抚慰?何况这“别人”,就是自己的亲人呢?

点评(跟帖)前文的朋友说我“矫情了些”并无恶意,作为一种回应、互动,我表示感谢,但这位朋友一同提到邹越的“让生命充满爱”是“假大空”的说法我就不敢苟同了。我还提到过“之所以感动不是因为他演说的技巧如何令人叹服,也不是他的名气如何有号召力,而是演说内容中的那些活生生的事例,让人真的情不自禁”的话。作为一个引子,或者说一个启蒙,其本身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它本身,我们应该着眼的,是它的出现引发了一种怎样的效果,既然能在我们的情感世界里能够掀起波澜,就不能去说它“只是一个石子”。

引发鸦片战争的马神父事件,难道我们还能去孤立地看待它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事件吗?不能,事件本身的意义早已经被随后而来的吧“重大“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了。演讲,可以是空洞的,但只要能激发出来我们人性中的爱的共鸣,那它就是充实的,它的价值就如同我们迸发出来的情感一样珍贵——更何况,起到如此渲染力的演讲本身就不是空洞。我们曾有过为某部电影或者小说落泪的体验,明知道那些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情节,带有明显的加工了的痕迹,而能够情不自禁,那并不是作品本身的价值,而是作为观众、读者的一种情感的共鸣,能引起情感共鸣的情节就是精彩的。

就在今天上午,我亲自调用两节课,组织我部门的师生共同观看了这演讲的全部内容。一开始,学生有交头接耳的——那么多不同班级的同学挤在一起,难免有新奇感。可是很快,整个会场鸦雀无声,接着又有了声响——哭泣。不少老师和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在公众的场合哭泣,是不是“矫情”的人不知我一个呢?

绝对不是我矫情,是因为受感染而“导致”自己情感浓郁到了浓烈;那演讲也绝对不是“假大空”,是在给我们一个爱的启迪!无论如何,跟帖的朋友也许是无心的,那我也拿来当做一个引子,来继续我对该演讲的一点看法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