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12:上下五千年
(2009-12-09 13:12:17)
标签:
屋子阅读课《啄木鸟》书柜书桌 |
分类: 懵懂岁月:碎片 |
那个前面的院子重点是老师活动的区域,院子里有一片小树,大概是槐树。
书上挂了两个喇叭,一个朝向西面砖墙外的操场——广播操的时候使用,一个朝向这个小院子——开校会的时候派上用场。
广播操和开会我都不关心,之所以至今对那个小院子感兴趣,有两件事值得一提。
其中一件就是我第一次接受阅读课的熏陶的地方就是在那小院子、理科办公室隔壁的阅览室。那是一件很平常的教室格局的屋子,当门处立有砖砌的水泥面台子,绕过去,就是大小不一,高低不齐整的满屋子的书柜,书柜里有惹我眼红的很多书。
首次组织我们阅读的,是一个姓张的中年女教师,也是我的本村,按照街坊辈分,称其姐姐。
姐姐老师领我们进了那间屋子,我抢到了一本《上下五千年》,大概是下册。书里记录的历史事件深深地吸引着我,而到今天这些当年的吸引随着不断更新的历史专业课的学习而逐渐淡化了,唯独保留下来当年手捧着课外书贪婪地阅读的那种气息。
那屋子因为保安措施比较到位,窗户都是封闭成尽可能的小,而且加了厚重的遮挡窗玻璃的雨鞑子,整个屋子里的光线有些昏暗,而且静悄悄的秩序,让我能够有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所看到的书本上。
从那以后,我便疯狂喜爱阅读课,每星期都盼望,只要到了阅读的时候,真的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感觉了呢。
装订得很是简陋的平装书没有现今书籍的豪华,但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
我最早阅读的书是偷偷看爸爸带回家的一本唐人著的《金陵春梦》,后来是梁羽生先生的《冰川天女传》和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再后来是《人民文学》和《啄木鸟》期刊。
这些林林总总的书总也不能激发我当时写作的热情,留给我的动力只是一个好奇接着一个喜欢,并没有做到活学活用于当时的写作。
有时候我很佩服文字的潜伏力,这些幼年时候猎取的文字,若干年后竟然能够浮出水面在我的头脑里荡起阵阵涟漪。
后来利用中午午睡的时候,躲避着值日的老师,躺在凳子上伸手在书桌的洞里或者书桌底下,偷偷地看《大唐游侠传》和“琼瑶”,激动和柔情交错在一起,曾经令我忘乎所以。
但好在我并没有成为严格意义上的书虫,只是当看的时候则看,不当看的时候没有表现出特别的上瘾的迹象。
总而言之,上下五千年的感觉,真的是那么温馨,以至于现在回想起来,都是那般的轻柔。以后也常常在梦中回到那光线有些昏暗的屋子,贪婪的翻看抢来的书的情景。
现在想想:读书,并不仅仅在看到的书的文字有多少用处,就连看书时候的氛围都是这么有着深远的影响。
于是我经常现身说法,用自己当年的这段情结去试图感化现在的跟我当年一样年纪的年轻人,可是每每口若悬河之后,收到的却是连连摇首的叹息。
——我实在不想站在他们的终点来回味他们不听我的劝诫的故事。
更多“碎片”请点击:碎片_首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