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04:启蒙
(2009-11-12 09:07:05)
标签:
启蒙小人书姑姑书箱家庙 |
分类: 懵懂岁月:碎片 |
她便是我的班主任,姓宣,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桂荣,是我们本村。民办教师,其老公好像在胜利油田工作,因此家境很是优越,衣着很超前,附带而来气质当然与众不同。她便是我的启蒙老师了。
谈到启蒙,还有一个人当属于此列,尽管对我的知识启蒙并没有起到怎样重要的作用,按照我求学的序列,不应该被忽略。姓张,也是本村,按照约定的辈分,我称她姑姑。模样已全然不记得,印象里她总是高绾着裤腿,白色的锁边的两道线总是随着她迈动的脚步忽隐忽现。个子不高,爱笑,时任我育红班(旧称,幼儿园)阿姨。她教我们识字,画画,唱歌,印象最深的是她那个墙角里的书箱。里面有好多我喜欢的小人书,而我之所以认真的去上学,后来想想,多半是因为那些小人书。幼儿园离我家不远,原先好像也是某姓的家庙。在我离开幼儿园后不久,姑姑出嫁,暂时找不到合适的阿姨,停办了些时候,再办的时候迁址,那地方后来被村子改成了屠宰场。
宣老师说话的嗓门适中,语调好听。有一次喊我起来读生字“元”,我说到“一元钱”的组词,她竟然兴奋地连声说:“好,不错!坐下……”而对同样回答出来问题的其他同学,她并没有反映如此热情。而实际上,我头脑里反映出来的“一元钱”的概念其实是“医院前”。我并没有弄懂“yiyuanqian”这几个音节的真正意义,只是跟着她一遍遍简单重复之后的一个印象再现。到底什么时候懂了“元”,已经不记得了。
因为她还兼任数学课,所以一天下来,很多时候都是她在唱独角戏。什么时候语文课,什么时候上数学都是她说了算的事,我们只是一些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孩子,没有选择的权利,也就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喜好。
第一次正规意义上的考试,我语文数学都得了91分。当爸爸问及我的成绩,我脱口而出:数学100,语文98的时候,没想到等待的是很严厉的惩罚,因为爸爸早在我说之前已经从她那里获悉了我的真实成绩。从此我知道一个简单的事实,只要是违反纪律的事情,哪怕是课间跟同学或者老师随意说过的一句话,爸爸都是会知道的,而且附带上了大人的思维的我的话的翻版很是可怕。渐渐的,我开始疏远宣老师,家里的事情我便绝口不谈,以至于后来跟学习相关的很多话,我也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去说而终于放弃。我的性格潜在的内向性就是在那时候养成的吧,简直是一定的。
就这样,宣老师带着我们读完了二年级。要升对面门朝南的三年级了,她依然回到起点——一年级——重复属于她的本职工作。
更多“碎片”请点击:碎片_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