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是心情文字

(2009-07-13 19:32:12)
标签:

季羡林

金庸

作协

防汛

同学聚会

情感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要搞同学聚会了,之所以至今才举行,跟我也有一定的关系。我的拖拉和我的“意外”尽管不是主因。打了几个电话商量了聚会的时间,还真有收获,同学建议草拟一份聚会时候的《活动日程安排》,便于“发动群众”。思量之后,欣然草就。回头观望,发现谁说我没有组织同学聚会?行云流水般的一挥而就不就是很明显的为此牵挂很多吗!原先的设想终于写出来成为可以看的“材料”了,但毫无喜悦之感。

1988年认识,到1991年“分开旅行”,都是“跨世纪”的久远了。其间也小范围的几次聚会,同学一起吃了几顿饭,说说笑笑,也算是好歹填补了一个心灵上的空白。毕竟大多数没有蒙面了,中间间隔这么久的时间,怕是想像也无法取得一个缓冲的空间了吧。当年的那些懵懂的我们,如今都是典型的中年人了——想到这里不免还真的有些感伤:岁月的匆匆原来如此的真切。

 

看到朋友在线,打声招呼,得知因防汛住在单位。回头才看到,窗外面是雨,形势很大的雨。遥想那些党政部门、机关单位的一把手,此刻也一定是严阵以待了吧。记得当年那次台风,我半夜两点在雷声、风声里醒来,撑伞才刚一出门,裤子尽湿——那雨水是横着流的。伞没用,大领导开车进来,我看到带着棉被呢,那也是一个夏天。而今的雨很平稳,只是自然的大,因为没有风的助威,也只能是笔直地垂落,发出哗哗的单调的声响,以至于没有被我理会。说不定,下一个时刻,就是雨停后的宁静了呢。

 

翻看一些“闲文”,总也提不起阅读的兴致,别人的心理“写真”倒也挺难跟自己的心情来一个吻合。倒是看到有关季羡林大师仙逝后的新闻和采访,却是耐心专著了一把。昨天看了新浪对季先生学生的采访,今天又看到新浪对《季羡林全集1-6》的出版和被季先生唯一认可的他本人的传记《季羡林先生》的面世所做的专访。深深地寄上了我对季羡林先生的一份憧憬和尊重。早年品读他的《清溏荷韵》还跟同事破难为了自己一把……逝者如斯,存者又有多少季先生样的值得得到如此尊重的人呢?不敢去想,只是想到金庸先生要加入作协便遭到那么多的“问责”,于是感觉到如今的作协在国人心中的分量很不一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