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把蜻蜓放了”
标签:
蜻蜓蜘蛛网扫把翅膀儿子情感 |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
下班回家的路上,速度当然不慢,路边的树木葱葱,但也匆匆掠向身后。拐弯处,不经意的一伸手,一只蜻蜓紧紧地附着在我的手指上,翅膀伸展着但无法挥舞。
这是一种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的蜻蜓。身体竟然是黑色,还有毛茸茸的感觉,翅膀有点小,因为还要专心驾驶,顺手递给了身后的儿子。心想儿子肯定喜欢,一定会发出来一连串的惊叹或者别的什么声音。
头脑里显现出小时候我跟小伙伴们满天飞奔,用扫把抓捕蜻蜓的场面。那是面对蜻蜓“大部队”时候的一种策略,蜻蜓们飞得很低,往往是整个街道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它们行进的身影。淘气的我们追着、喊着,猛地把高高擎起来的扫把朝地面拍下去,然后是仔细从浓密的扫把底下找寻一个或者几个倒霉的蜻蜓。有找到的,也有徒劳的,这简单的类似收获的动作之后,又是一阵穷追猛打。
我还用缠绕在铁丝圈上的粘粘的蜘蛛网去偷袭过停靠在枝头、墙头的蜻蜓,这样的蜻蜓最有特色,大老远就能发现它跟附着物之间的明显的夹角。蜻蜓的这种近乎是伪装的停泊方式恰恰成了孩童发现它们的最明显的特征。蜘蛛网慢慢靠近,慢慢靠近,在接近它的刹那间,快速移动……蜻蜓的翅膀飞行的时候不能叫挥舞,也不能叫作挥动,只能叫做振动,始终是伸展得平平的,停靠着的蜻蜓的这两对翅膀也是伸展着的,恰恰成了用蜘蛛网捕获它们的最绝妙的先决条件。于是一只只可能在打盹的蜻蜓被蜘蛛网粘住翅膀,无奈、无力地拼命抖动身体,妄图逃脱,但几乎是这样捕获的蜻蜓都无一幸免。
比较而言,用扫把捕获的蜻蜓因为有时候用力过猛,难免有造成蜻蜓肢体残疾的情况,可是用蜘蛛网捕获的往往翅膀上有粘粘的蜘蛛网的粘液,弄得翅膀脏兮兮的。而最令人欣慰的,就是肢体完整且没有粘粘的翅膀的蜻蜓,我非常自信儿子会喜欢我给他的惊喜。
进了城,几个拐弯之后便到家了,停车收拾妥当,准备上楼。站在对面几乎跟我一样高的儿子说了句我没有听清楚的话,再问便是:“爸爸,我把那蜻蜓放了……”
我没有接着他的话往下问,原本早已经把蜻蜓事件给忘记了,听儿子一说,只是给了他一个近乎吃惊的表情。
“它还能飞……”儿子好像在给自己找放飞蜻蜓的理由。
我依旧是没有说话,也不再给儿子吃惊的表情,静静地回应了一个词:“嗯。”
记得儿子幼儿园的时候受了同学的“欺负”,回家来都脸上挂了彩,出于心疼,我忙问根由。儿子并没有当作一回事,很小的他当时说:
“告诉你也没有用的,就算你去揍他,我也还是挨打了呀……”我当时的嘴巴张得更大了,不是愤怒而是惊讶于儿子的善良。
如今,他没有我盼望的面对蜻蜓的惊呼,倒是悄悄地为我的“过失”作了一个补偿……
——我真的有一个善良的儿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