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读《钢琴家》

(2009-06-05 19:58:58)
标签:

钢琴家

纳粹

水果罐头

丧家之犬

皮尔斯曼

杂谈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有时候,我也感激自己的那些所谓的爱好,常常能够在闲暇的时候从其中感受到繁忙所无从获取的感触。不能成为电影迷的我,着实对电影有痴迷的时刻。从很小的时候有幸看太多的电影,到后来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满足自己电影需求,这一路走来的感觉,很美。

处理完手头的事情,因为雷雨,网络已久没有恢复,索性浏览了几眼奥科卡电影《钢琴家》。看了皮尔斯曼躲避的几个片断,深深的一种心惊胆战。曾经繁华的华沙,遭受法西斯蹂躏之后的满目疮痍,饥寒交迫的皮尔斯曼真的就是丧家之犬。电影手法的展现,让人沉浸在哪个悲惨的年代,让人欲哭无泪,让人心碎沉痛。本应该用那灵巧的双手激荡美妙的乐音的钢琴家,而今在极度饥饿面前,用颤抖的手去战战兢兢地去开起哪个并不太牢固的水果罐头……

我不懂电影手法的运用,但是能够从电影展现的情节里获取这些时而舒缓时而跌宕的情感。当皮尔斯曼潦倒踉跄,我心沮丧,当金色的音乐厅里,他跳跃的手指流泻出来华丽的音符,本也敞亮的心扉再度蒙上凄迷的色彩——为生者欣喜,为死者缅怀。残暴的德国纳粹残害了多少优秀人才,制造了多少杀戮,不胜枚举,单单从一个皮尔斯曼逃亡就能够感受到的惊心动魄,就已经让人目不忍睹,撕心裂肺了……

但纳粹之中竟然有好心的上校军官在危急关头救了皮尔斯曼,这感觉是复杂的,人性之中的善良和因为相同的艺术爱好而萌生的同情和关爱,在这部灰色的影片里,也有了生机和感动在闪烁。电影涉及的人物众多,围绕皮尔斯曼的逃亡,我认真记下了瓦列迪斯洛·皮尔斯曼(wladyslaw·szpilman)和威廉·霍森菲尔(wilm·hosenfel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