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比现实更容易一见钟情

(2007-04-21 18:19:38)
标签:

网恋

一见钟情

现实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我写过不少关于网络的话题文章,总体上来说,我倾向于网络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应该看作是生活,但是直到现在,人们还是习惯于把网络看作是虚拟的空间,把眼前的油盐酱醋茶看作是现实的。网络中有人参与,它就不是虚拟,因为我们对现实知之不甚了了,也不能说现实就一定是实实在在的,因为现实生活的虚拟也是比比皆是的。我不像刻意去更正这一认识的片面性,也不像借机斧正人们认识上的跟我相悖。姑且借用大多数人的观点,区分一下叫做网络和现实吧。

    一天晚上,去了我以前的语聊室,正赶上以前的“同事”也在,就针对房间的话题陈述了一下自己的观点,其中一个话题是网络和现实中一见钟情有什么差别。说穿了又是虚拟和现实的差别问题,这可能也是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房间为了招揽朋友聊天总是设计一些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方向是对的,但是我感觉命题不妨这样说会更好:网络比现实更容易一见钟情。我这样说是有根据的,网络的世界,人们接触比现实更直接更快捷,是一个主要的方面。另外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聊天的时候,我们采用的是一对一的交流方式,也就是说没有多少外界的干扰,我们可以平心静气、很投入地实施心与心的互动。这个时候的聊天双方是一种典型的耐心,专注,应该说是最直接的心灵的交流。对方的一段文字、一句话语甚至一个眼神能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的空间,因为太直接,所以很容易接受。

    有时候,这一见钟情的就是上文所述的“一段文字、一句话语甚至一个眼神”,很多人几乎是在没有任何怀疑的前提下就很容易地接受了对方。以前我也说过,现实生活的交流是自外而内的接受模式,而网络聊天所所起作用的是由内而外的途径,心灵都已经接受了对方,那么外在的表象问题当然是再不会起到负面作用的了。

网络比现实更容易一见钟情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网络聊天多数是异性之间的交流,很少有同性之间能够有说不完的话题,讨论没完没了地生活“情调”,除非是同事、同学、战友,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就某一彼此感兴趣的话题说很长的时间,即使是这样,也是分阶段的,除了特定的空间和时间,见面大声招呼就已经很不错了。很多有人这样的抱怨,为什么我们聊着聊着就没有动静了呢?其实这个时候他(她)遇到的他(她)感兴趣的人了,你当然应该靠边站的,不要紧,他(她)需要你的时候自然会再次找你,因为不用抱怨。异性之间好像有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小到彼此的事业和社会现象,大到彼此的家庭生活,设置夫妻之间的一些生活细节也会成为一见钟情双方“深入探讨”的话题。因为钟情,所以毫无隐瞒。

    一旦遭遇一见钟情,双方都是排外的,就是除了聊天的对方就是自我封闭状态,不是不愿意跟其他的人交流,而是实在没有精力,分不出额外的精力来应付,试想一下,神情已经专注到了某一点上,其他的影响有时候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谁会愿意为没有把握的事情而耗费脑力的呢?何况,认识一个陌生人比跟一个“熟识”的人更加费思量。而现实生活则不然,要受到外界的严重干扰,往往我们有了意中人,因为彼此工作性质的不同,因为接触的频率的快慢而让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有时候这些变化是隐蔽的,往往在我们觉察到以后,早已经时过境迁的感觉了。

    因为太容易,所以其稳定性也相对差一些。这不能不说是网络一见钟情跟现实一见钟情的又一个区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