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
/images/face/004.gif今天听了一节语文观摩课,全校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参加了,规模应该是很大。我这个人不喜欢把具体的工作带到我的生活中来,但是既然没什么生活可写,我可爱的blog又等着更新,不妨将自己在听课中的一些感想付诸笔端,上传至新浪BLOG。
/images/face/027.gif关于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
/images/face/027.gif课堂目标是一堂课的目标,评论一堂课的好坏要从课堂的教学目标设计入手。教学目标的确立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既要遵循教材的参考,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所听教师的教学目标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3.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这个目标的确立就很不切合实际,没有兼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语文总体教学目标的落实需要从诸多的语文课堂上的小目标来得到实现,一堂课,无论如何不能完成让学生养成教师既定的某种习惯、某种能力的庞大的教学要求,要细化,要具体化。这个目标如果改成“学习作者观察莺的过程和方法”就比较恰当了。按照国家《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教学目标要体现三维要求。但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就忽略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要求,就是“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也不是很明确。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关键就是在过程中养成的,离开了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学习,学生对老师生灌进去的知识,无论如何不能很快地消化吸收。
/images/face/027.gif关于语文课堂中的“讨论”
/images/face/027.gif讨论是一种古老的教学方法。针对新课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这种古老的教学形式得到了重新的利用。但是,有些语文课一味的为了体现合作的教学理念,生硬地运用“讨论”实在是不可取。讨论,要建立在自主的基础之上,自主是讨论的前提,只有学生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认识了,才能够有效地进行讨论。所讨论的问题也要有一定的深度,显而易见的问题、学生经过简单的思考就能得到较为正确答案的问题,拿来讨论是绝对没有效果的。闹哄哄的乱说,不是讨论;为了完成一定的步骤而采取的不必要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讨论。我认为“自主”是基础,“讨论”是发展,“探究”是提高。这三个层次颠倒不了,不能用简单的“讨论”取代宏观意义上的自主、合作、探究。所以我在评课上说:“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堂一定要有讨论,也并不是只有讨论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讨论要适时而动。合作,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也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一定要先抓好自主的基础。”
/images/face/027.gif关于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讲”
/images/face/027.gif教师的讲要抓“精”,切忌面面俱到。那种“唯恐学生不会”的担忧其实就是老师没有抓好备课的环节中的“备学生”关的集中体现。在所听课堂上,教师用35分钟串讲课文,学生真正参与其间“动”的时间也只有3、5分钟的时间,在接下来的练习题的处理上,教师还是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时间。从总体上来看,教师的讲时间太长,学生真正练的时间少得可怜。教师要从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地设计思考问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练”的内容。不要为了充实课堂而在一些浅显的问题上大费口舌。要精讲多练,要真正要学生全方位的参与其间。教师的讲,只是点睛。
/images/face/027.gif关于语法修辞的教学
/images/face/027.gif学生是有年龄差异的,不同学段的学生对这些生硬的枯燥的知识有着不同的理解。低年级的学生(所听讲授是初一)就给他们灌输“本体”和“喻体”的概念,就让学生非要找出比喻的好处来,我觉得实在是不妥当,学生接受起来也是很困难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讲明白什么比喻成什么,把什么当作人来写就是拟人,然后采用让学生仿写的形式来落实即可。这个比喻、拟人句子好,不用分析好在哪里,直接让学生仿写出一个跟原句相似的句子来就完全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可以仿写修辞,也可以仿写句子的结构,具体的实践绝对高于枯燥的理论讲授。
/images/face/027.gif关于语文课堂上的“练”
/images/face/027.gif课堂上的练就要针对课堂上制定的教学目标,练是检验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学生的目标达成度主要就是看他们练的程度。本节课的突出缺点就是教师没有针对自己的讲而合理的设计练的内容,只是简单的拿现成的人家设计出来的题目来练,形成了一种完全脱离轨道的结果。既然培养学生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那就要针对学生的生活,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来写,以体现课文《莺》的作者对莺的喜爱的情感的延伸到自己的生活。可以从学生自己喜欢的动物入手,然后让他们结合本节课文的讲授来思考,接着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写。建立在喜欢程度上的练,对课文知识的潜移默化的接受是十分重要的。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够做到由此及彼,由课堂到课外,由课文的学习到具体生活实践的潜移,才能够真正树立“大语文”的格局。
/images/face/016.gif我把上面的内容在教师们评完这堂课以后作了陈述。很可能我一向尖刻,看问题比他们更彻底,评论的时候更不讲情面,所以教师连表情都没有反对我的倾向。
/images/face/027.gif关于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
/images/face/027.gif课堂目标是一堂课的目标,评论一堂课的好坏要从课堂的教学目标设计入手。教学目标的确立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既要遵循教材的参考,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所听教师的教学目标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3.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这个目标的确立就很不切合实际,没有兼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语文总体教学目标的落实需要从诸多的语文课堂上的小目标来得到实现,一堂课,无论如何不能完成让学生养成教师既定的某种习惯、某种能力的庞大的教学要求,要细化,要具体化。这个目标如果改成“学习作者观察莺的过程和方法”就比较恰当了。按照国家《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教学目标要体现三维要求。但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就忽略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要求,就是“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也不是很明确。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关键就是在过程中养成的,离开了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学习,学生对老师生灌进去的知识,无论如何不能很快地消化吸收。

/images/face/027.gif关于语文课堂中的“讨论”
/images/face/027.gif讨论是一种古老的教学方法。针对新课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这种古老的教学形式得到了重新的利用。但是,有些语文课一味的为了体现合作的教学理念,生硬地运用“讨论”实在是不可取。讨论,要建立在自主的基础之上,自主是讨论的前提,只有学生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认识了,才能够有效地进行讨论。所讨论的问题也要有一定的深度,显而易见的问题、学生经过简单的思考就能得到较为正确答案的问题,拿来讨论是绝对没有效果的。闹哄哄的乱说,不是讨论;为了完成一定的步骤而采取的不必要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讨论。我认为“自主”是基础,“讨论”是发展,“探究”是提高。这三个层次颠倒不了,不能用简单的“讨论”取代宏观意义上的自主、合作、探究。所以我在评课上说:“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堂一定要有讨论,也并不是只有讨论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讨论要适时而动。合作,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也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一定要先抓好自主的基础。”
/images/face/027.gif关于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讲”
/images/face/027.gif教师的讲要抓“精”,切忌面面俱到。那种“唯恐学生不会”的担忧其实就是老师没有抓好备课的环节中的“备学生”关的集中体现。在所听课堂上,教师用35分钟串讲课文,学生真正参与其间“动”的时间也只有3、5分钟的时间,在接下来的练习题的处理上,教师还是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时间。从总体上来看,教师的讲时间太长,学生真正练的时间少得可怜。教师要从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地设计思考问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练”的内容。不要为了充实课堂而在一些浅显的问题上大费口舌。要精讲多练,要真正要学生全方位的参与其间。教师的讲,只是点睛。
/images/face/027.gif关于语法修辞的教学
/images/face/027.gif学生是有年龄差异的,不同学段的学生对这些生硬的枯燥的知识有着不同的理解。低年级的学生(所听讲授是初一)就给他们灌输“本体”和“喻体”的概念,就让学生非要找出比喻的好处来,我觉得实在是不妥当,学生接受起来也是很困难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讲明白什么比喻成什么,把什么当作人来写就是拟人,然后采用让学生仿写的形式来落实即可。这个比喻、拟人句子好,不用分析好在哪里,直接让学生仿写出一个跟原句相似的句子来就完全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可以仿写修辞,也可以仿写句子的结构,具体的实践绝对高于枯燥的理论讲授。
/images/face/027.gif关于语文课堂上的“练”
/images/face/027.gif课堂上的练就要针对课堂上制定的教学目标,练是检验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学生的目标达成度主要就是看他们练的程度。本节课的突出缺点就是教师没有针对自己的讲而合理的设计练的内容,只是简单的拿现成的人家设计出来的题目来练,形成了一种完全脱离轨道的结果。既然培养学生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那就要针对学生的生活,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来写,以体现课文《莺》的作者对莺的喜爱的情感的延伸到自己的生活。可以从学生自己喜欢的动物入手,然后让他们结合本节课文的讲授来思考,接着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写。建立在喜欢程度上的练,对课文知识的潜移默化的接受是十分重要的。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够做到由此及彼,由课堂到课外,由课文的学习到具体生活实践的潜移,才能够真正树立“大语文”的格局。
/images/face/016.gif我把上面的内容在教师们评完这堂课以后作了陈述。很可能我一向尖刻,看问题比他们更彻底,评论的时候更不讲情面,所以教师连表情都没有反对我的倾向。
前一篇:被撞的黑狗在公路上狂奔
后一篇:我的妓女朋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