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意义和做法

(2009-10-04 20:53:25)
标签:

杂谈

分类: 育儿功略

     河北大学教育系  袁爱玲

    七十年代以来,美国特别重视研究社会交往对幼儿学习能力、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以及对成人后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研究成果使他们更加强调幼儿的社会性学习。来源于:冯洁育婴

    美国学者的研究表明,交往能力差的儿童,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差;相反,交往能力强的儿童,其社会适应能力就强,学习成绩也好。研究还表明,根据儿童早期的社会适应性,能够预测他们成人后的社会适应能力。美国学者通过几项追踪研究还得出这样的结论:青少年犯罪和军人缺乏指挥能力等问题的存在,与他们在幼年时期没有和同伴形成满意的关系有关。如果儿童在读小学三年级以前,跟同伴的关系很差,那么,能够较准确地预示他们将来在情绪和智力健康上要出现问题。可见,幼儿时期是社会交往态度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帮助幼儿克服任性、自我中心等不利于社会交往的特点,培养他们积极有效的社会交往的技能。

    那么,什么是积极有效的社会交往技能呢?美国学者认为应包括三方面的能力:

    ①在社会生活中,能敏感地判断什么事情将会发生的能力;②在游戏中,能够理解其他儿童需要并与之共同活动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强的儿童,往往能够选择那些既能满足其他儿童的需要,同时也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行为);③能够想象出多种行为方向并择出最佳方向的能力。

    上述这些能力如果得到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那么,如何发展这些能力呢?

    ()增加小组游戏

    尽管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需要成人的指导,但是他们也需要与同伴自由交往的机会。美国的一些研究表明,同伴间的相互影响,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也发现,幼儿相互接触机会的多少,与感情移入这一技能有显著相关。感情移入技能是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跟老师组织的活动相比,小组的自由游戏更能促进幼儿积极进行交往。在小组游戏中,儿童可以学会“帮助”、“同情”并通过同伴的行为和态度不断得到反馈,从而使积极的社会行为不断得到强化,同时也可以不断消除或改进某些不良的社会行为。增加小组游戏活动的另一个价值是,儿童模仿同伴良好的社会行为的机会增多了。因为许多研究表明,社会交往能力最强的儿童,常常被同伴模仿,由此可见,同伴对儿童社会交往技能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要为幼儿多安排些小组活动,让他们自己来控制社会交往活动,教师尽量少干预。此外,儿童也是在矛盾、挫折、挑战中成长的,这样,就有必要为儿童提供解决自己的难题的机会,并以此来验证儿童已经掌握的社会交往技能和态度的有效性及价值。

    对于孤僻幼儿、必须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小组游戏活动,有效地帮助他们学习交往。为此教师可以把孤僻儿童和交往能力强的儿童分到一组,使孤僻儿童有机会模仿到积极的社会行为。以外,教师要注意观察孤僻儿童对什么活动感兴趣,以便给他们安排最感兴趣的活动,吸引他们进行社会交往。

    ()教以具体的交往技能

    许多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差,大都是因不掌握具体的交往技能所致。因此,要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就必须考虑如何教给他们具体的交往技能。下面一些作法可供参考。来源于:冯洁育婴

    ①让幼儿在想参加小组游戏之前,问明白后再加入。教师可以先提问:“你们在玩什么?你假装的是谁?”等等。儿童在弄明情况后,就能准确地判断如何将自己的愿望结合到小组游戏中去。

    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要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他们行为的后果。例如问:“你打他时,你知道他有什么感觉吗?”“你要他给你玩具,你应该说什么?”如果儿童一旦对行为的后果有所理解,那么,他们就能适当地控制某些行为。

    ③帮助幼儿作出判断,哪些行为是别的小朋友能够接受的,哪些是不能接受的,从而使幼儿懂得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④当幼儿的看法不一致时,教师可以帮助他们讨论集体的原则和社会的规范,从而提高幼儿对社会道德的认识。

    ⑤教育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不仅要想到自己的情感,也要考虑他人的意图的情感。一般而言,能够考虑他人的看法,就会减少与他人的冲突。

    ⑥培养幼儿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性。教师首先要自己敏感,一旦发现幼儿情绪低落就要问候,例如说:“看起来你很难过,能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事吗?”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困难、情感、愿望等,从而使他们也学会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