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冯洁育婴工作室
冯洁育婴工作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919
  • 关注人气: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物理环境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2009-08-26 17:54:09)
标签:

杂谈

分类: 育儿功略

    在幼儿园始创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教育环境是影响儿童成长的一个潜在因素。教室大小、玩具布置、儿童人数等等都是以一定的经验为依据来决定的。近年来,儿童心理学家们达个方面作了许多细致实验研究工作,更科学地揭示了环境因素的作用,为幼儿教育工作提供了指南。来源于:冯洁育婴

    空间与密度  儿童活动场地的人均面积是衡量环境条件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成人的研究表明,成人过于拥挤的条件下,容易产生对社会交往的畏缩,增加冲突和焦虑感。许多实验表明,密度过大对于儿童产生同样的后果:儿童的社会性交往和游戏中的合作减少,而攻击性行为却增多了。如打架、骂人、扰乱他人等攻击性行为在活动场地少于每人1.4平方米时会明显增多,特别是场地狭小而其它方面的条件(如玩具)又差时,幼儿就会产生个人焦虑,集体秩序也会出现混乱现象。试想一下,在一个狭窄的房间里,二十个孩子只有十件玩具,任凭你教师怎么管理,孩子们的活动效果也不会理想的。这时,若能增加适当数量的玩具,就可大大减少因场地狭小造成的不利影响。

    活动场所的布置和安排  环境布置是否整洁,活动场地和教室的安排是否井然有序,对儿童行为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园园内应整齐、干净,大型玩具及其它物件的放置应有条理,树木花草的种植应适于幼儿观察,这些是儿童获取知识的直接来源。在教室内及教室附近,一般应将喧闹的活动(如用大积木块搭房子)和安静的活动(如画画、看书等)场室内桌椅、玩具、衣架的布置也要有一定的秩序。尽管四五岁的孩子在一个乱糟糟的房间里照样会玩得兴高彩烈,但如果在一个整洁的环境里,他们在游戏中会明显地出现更多的言语交流,身体的活动也会更有组织性。与此相对照的是,在缺乏秩序的环境里,儿童的活动显得漫无目的,而且不能集中注意力。在适当的情况下,个人活动场地的划分也是组织活动的一个有效办法。有研究表明,当老师讲故事时,让儿童围着老师坐下并划定每个人的一小块地方,会明显地减少儿童相互之间分散注意的扰乱行为,使儿童更容易集中精力听老师的讲述。当然,老师并不要求孩子总是围着她转,儿童相互间的交流合作也是必要的。以活动种类不同来区分活动场地正好合乎这种要求。如玩积术、看书、画画分开进行,则每个孩子都各得其所,对于言语对话和互助行为的发展都有好处。另外,秩序井然的物件布置和场地安排也有助于儿童空间知觉和相对观念的发展。

    玩具与活动情境  玩具并不是越多越好。充足的玩具虽然消除了争夺玩具而引起的冲突,但同时也减少了共享某件玩具的合作行为;相反,玩具数量不足虽然为儿童提供了合作机会,但也由此而增多了许多发生冲突的机会。这种矛盾情境要求我们在组织儿童活动时发挥充分的教学艺术,鼓励孩子们的合作行为,减少冲突。                                    有研究表明,不同的活动情境也影响着儿童的行为方向。要求分享活动场地和玩具的游戏一般都能增进社会交往行为的发展,如搭积木、扮家家、演戏等,都能帮助儿童理解人际关系,学会通过互助合作来达到一定目的。而画画、看小人书一类个人活动则有助于儿童手指技能的掌握及获得表达感情的手段,倾向于发展儿童的独立能力。教师应综合各种因素,针对不同活动安排环境,以保证活动顺利进行。来源于:冯洁育婴

    总之,良好的物理环境和教学设施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又是一个常常为人们忽视的因素。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环境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不良环境造成儿童的不良习惯,常需要教师们花很大精力去矫正。当然,物理环境对于儿童整个发展过程并不是决定因素,它也不是单独对儿童发生作用的。教育者的任务是要认识物理环境的作用,正确地利用它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