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死心眼”

(2009-08-20 11:51:11)
标签:

杂谈

分类: 育儿功略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些家长反映;“这个孩子特别死心眼,真叫气人!

    在我接触的许多孩子中,也碰到过“死心眼”的孩子。但我认为不能简单地把孩子的“死心眼”看成是缺点。“死心眼”既不是无理取闹,也不是任性。从某种角度看,往往许多孩子的“死心眼”,恰恰是他们做事认真的良好表现。来源于:冯洁育婴

    譬如,有这样一个小朋友,他在幼儿园吃饭时,老师对全体孩子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老师说:“小朋友吃饭时,要注意不撒饭,掉在桌上的饭料要捡起来吃了。”结果,这个小朋友不仅在幼儿园吃饭能做到不掉米粒,并且回家吃饭时要一边吃一边用眼睛盯着他的爸爸、妈妈和奶奶的饭碗,谁若掉了米粒,他就让大人把它吃掉,并且不吃不行。很显然,不能把孩子的这种认真精神,简单地把它叫做“死心眼”。

    还有一次,一个小朋友看到她妈妈在煮面条后,锅里还剩下几根没捞干净的面条,随着面汤倒在水池里,于是她非要把那几根面条捞出来吃掉。妈妈向她解释说:“面条已经脏了,不能再吃了。”而她却说:“妈妈浪费粮食!”妈妈把做衣服载掉的布头扔掉,她也说:“浪费”。搞得大人没办法,一个劲地光说孩子“死心眼。”实际上类似这样的孩子还不少。面对这种情况,对于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不能简单从事,首先要分析孩子的想法,做法有没有正确性,如果单纯以“死心眼”来训斥孩子,那就实在冤枉了孩子。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孩子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带有片面性,但也包含着正确性。如果大人一味指责,全面否定,不加解释,简单从事,那就必须压制了幼儿认真对待事物的良好个性的培育和发展。

    我认为:在正确对待孩子“死心眼”的问题上,关键在于教师和家人怎样用幼儿能力听懂的语言、能够理解的意思,去教育和引导孩子树立全面的观点,克服片面性,保护孩子的认真精神和品德。这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幼儿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不无深远意义。

大人倒在水池里的面条孩子要吃,大人光说:“脏!不能吃!”这解决不了孩子的认识问题。如果大人先肯定孩子不浪费粮食的想法是对的,同时再说明脏了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吃,把这一桩事分做两个问题来说明,既能使孩子容易理解,又能扶植孩子认真的品德,从而就能培育思想意识的健康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