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从一个初中时代就有志向的文学青年,一路走来实属不易,带着泥土的馥郁芬芳、更带着质朴与执着,从《青色》到《禅的午后》再到《玉雕师》处处透现着作者江南水乡男人的韵味。云峰的作品犹如一块玉,纯而透亮,《玉雕师》宛若一扇厚重的石库门。整个故事的架构:从武昌起义清帝逊位,宫廷玉雕师朱家毓带着一家老少从正阳门逃难开始,路遇故交,再路遇强盗,直至朱父一病不起、父母双亡,年少长翮无依无靠被窑把头虞火生收留,从此扎根梅岭,真正的玉雕师便从此时诞生……整个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曲曲折折,峰回路转,涤荡人心。
小说《玉雕师》讲的是一位玉雕大师的成长故事,通过对主人公朱长翮的成长经历的叙述传达出中华玉文化的蕴含与精髓。作者在写作这部小说时,先后多次到溧阳梅岭实地考察,并拜访了多位良渚玉雕刻大师,因而得以巧妙地在故事叙述中嵌入真实事件,成为故事背后的故事,虚实相映,曲折动人。与之相呼应的是一明一暗两条叙事线索。明线就是朱长翮扎根梅岭后成长的曲折过程,暗线则是小说《雕师玉》第二章节,通过途中拜访故交,因而得以巧妙地在故事叙述中嵌入中华古玉文化,为少年长翮日后成长为真正的玉雕师作好铺垫,留下伏笔。
本书通过一个玉石大师的成长奋斗和爱恨情仇,从侧面展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玉器古玩世界;以及雕玉、玩玉、赏玉的知识;以及这个行业里面的各种规则、陷阱;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更是从侧面折射出良渚文化的渊源流长。特别是到了小说结尾才揭开的答案:在梅岭村西边的黑龙潭里,埋藏着一座优质的玉石矿藏。之前任由樱子兄妹怎样威逼利诱,长翮就是不透露这个秘密。
20世纪80年代初,在江苏溧阳南部小梅花岭地区发现一种特征和化学成分与已知软玉接近的玉石——梅岭玉。梅岭玉一般呈白、灰白、青、浅绿等色。质地细腻致密,块状,具有一定透明度。抛光较好的面具有玻璃光泽,未经抛光的原石表面一般可见参差状断口。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梅岭玉的组成矿物颗粒越细,透明度越好,质量越佳。经过电子探针定量分析可知,梅岭玉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除了钙镁透闪石外,还有钠透闪石, 而且含钠较高,这一特征与和田玉不同,故依其产地将它命名为“梅岭玉”
读《玉雕师》,在感慨于主人公起伏辗转的人生、惊叹于玉的瑰丽神奇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看见字里行间闪现着的禅悟与哲思。文中以细腻委婉的笔墨塑造了四个悲惨的女性,特别是小说中的梅岭酒歌无处不透射出浓郁的乡情。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理应是有理想和寄托的,以玉作为人间多种美德的载体与象征,赋予主人公在世俗世界里坚韧不拔、上下求索、心向彼岸的精神与善良、正直、仁爱的品质,并将之上升为宗教式的信仰加以崇奉和参省,这是作者的人文理想与艺术旨趣的体现,也是小说《玉雕师》的人间情怀与精神向往所在。
每次看完一篇小说,不管作者是谁,题材是哪类型,结局是悲剧还是喜剧,只要看完全部,我心中就有一种很失落的心情,想继续看下去,期待云峰老师有更多的小说奉献给大家。
陈大庆2015年5月12日写于溧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