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石东曦

标签:
杂谈 |
杨曦是一个喜欢,甚至是迷恋玉雕的人。这一点,在《南石东曦》这本大型画册中随处都有反映。因为喜欢,所以严谨,所以投入,所以几十年如一日。这本书里,编者与杨曦的对话,占了很大的比例。从这些诚恳的对话中,可以了解到杨曦的经历,了解到他独特的创作思想。他是一个特别有想法的人,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他有着扎实的传统功底,但是,1990年代始,他却在创新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孙凤民先生在该书序言中说:“他的创作丰富了苏州玉雕的形式,而他的创作理念更是充实了苏州玉雕的内涵,为苏州玉雕今后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艺术化、个性化的道路。”
面对杨曦的作品,你会觉得,它既是传统意义上的玉雕,但又与传统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它给人的审美感受,是新颖的、奇异的、飘逸的、充满想象的。我曾多次与他讨论传统与创新的问题,虽然我不能完全同意他“学院派将更多地取代传统”这样的观点,但是,我又不得不承认,因循守旧的确是没出息的,最终只能葬送传统。创新和发展,才会令传统香火不绝,绵延万年。
然而创新两字,又谈何容易。就像世人谁都想发财,但又怎能个个都成为富翁!创新是要有能力的。这个能力,不是从天而降,而是由一个人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和掌握,以及他的不满足,他的幻想,他的心灵,他的沉静而不安分的手,他的羽化而出的欲望所决定的。先天的才情和思想的力量,加上不断的努力,才能造就一路变幻的风景。杨曦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一直在往前走,伴随着创造的欢乐和挣脱束缚的苦闷,向前、向高处,渐行渐远。这本画册中有他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它们展示的是一位玉雕大师与白玉的一段段对话,一次次交融,一场场鱼水之欢。
图片上的玉牌,是“南石”作品,系我朋友以巨款买下收藏。我将它捧在掌心,这凝脂一般的石头,似乎要像果冻一样晃动起来。随着这轻轻晃动而起的,是我内心“草长莺飞非我春”的惆怅。囊中羞涩,我想我也许永远都无法拥有一件“南石”作品。但是,作为杨曦的好朋友,我能够有条件经常把玩他的作品,与他由谈玉而及谈论艺术人生,不也是天大的福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