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M(她正在研究我的小说)

(2007-10-26 16:40:28)
标签:

文学/原创

问:

这两天都在重新看你的作品,碰到一些问题。

你对于自己近二十年的小说创作生涯有过梳理和归纳吗?粗线条的那种,阶段性的创作谈我已经看到了。

喜欢读什么样的作家作品,会不会受这些的影响?

中篇《卫川和林老师》是从《枪毙》里抽出来单独发表的吗?

为什么会把《计帜英的青春年华》扩写成长篇《情途末路》?这跟《爱你有多深》真是像姐妹篇,写了一男一女两个末路鬼。

《惊愕奏鸣曲》的结尾让人不期然地激灵一下。这个中篇的完成过程是怎样的呢?要写它的灵感最初来自哪里呢?

问题有点神出鬼没的,嘿嘿,因为我现在心里也是乱的一团。觉得跟你谈谈可能会好一点,但是又担心被你牵着鼻子走。这样也很糟糕。以上的问题不指望你一一解答,说点什么就是了。

 

答:

有时候也会翻出以前写的小说来看。发现许多确实是写得很好。像《再婚记》《手指上的旋涡》《到王建明家作客》《流光塔》等。多得记不清了,我写了多少小说啊,真是奇迹呵呵。这些小说,现在看来是写不出了,当年的状态是多么饱满,就像回望自己的青春一样。感叹流光易逝啊。同时也感叹,写作其实真的也是一件十分虚无的事情。如果把它当作“事业”来做,真的有时候很虚无。你看,曾经写出那么好的小说,并没有被多少人注意,它就过客一样从面前走掉了。谁还会去钩沉呀?现在年产量日产量那么多,还有网络上成吨成万吨的产量,谁会去到尘封的古纸堆(那些发表了我小说的老刊物,真的已经是古纸堆了哈哈)里再找出来读?时光带走了一切,遗忘是绝对真理。所以谁还把写小说当作千秋万代的事来做,真的很傻啊。所以写小说还是得经常自问,到底为什么选择了这个活计?无非就是命。你爱写字,你就是多愁善感,没办法。往好处想,它多少丰富了你的生命和生活,让你不至于无所事事,不至于无聊得沉缅于欲望——欲望固然会带来快乐和短暂的满足,但既然它是欲望,就不可能有满足的时候,沉缅于欲望也是一件挺虚无的事。所以写作对写作爱好者来说,还算是比较实在的。

当然并不等于说,我对自己今天的写作就没信心了。没信心就不写了。跟以前比当然不一样,以前的那种丰饶和喧哗,这如果也算优点的话,现在是没有了。但是,移步换景啊,不是说镜子里发现自己比以前老了就不活了。现在是现在的境界,是不是。现在有现在的追求,写得比以前慢一点,少一点。

读书读得很杂。对于近年得诺贝尔奖的作家,基本不失望。像库切、奈保尔、帕慕克,都很了不起。手头在看拉什迪的《午夜的孩子》,非常喜欢。觉得他很了不起。

当代中国作家,我看得也比较多。乐趣、信心,也从中而来。至于说受影响,很难说有,也很难说没有。将自己从时代中完全独立出来,是不现实的。关键是自己敏感的是什么,艺术、生活、内容、技巧,每个人的敏感度和敏感点都是不一样的。不可能一样。但也不可能是外星人。

《卫川和林老师》确实是《枪毙》中的一段。拿出来单独发表,是因为觉得它可以独立成章。

                                            2007-10-26电子邮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