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抵制京奥和反抵制京奥的事态还在继续发展。
历史上不曾发生过一个真正全新的新闻。其实,这个时候翻一翻历史很有必要。再新鲜的时局,都可以在尘封的文献里找到它的参照事件。80年代、70年代、60年代、50年代,甚至更久远。眼下的这一切,并不是一天发生的,而是西方对华战略的一次爆发。
网络成为这次对抗的主战场,成为整个事件超过90%信息的来源。各方都把许多的气力投放到了对互联网的影响上来。一个关于法国参议员同情中国的贴子,一个朋友想转贴到他的社区论坛,却被过滤掉了。德国某电视台网站开展的是否应该抵制中国主办本届奥运会的调查,一夜之间,反对抵制的比例在德方某种势力的操作下,由超过50%骤然降到了12%
。
国内的精英继续保持沉默。
但沉默不是冷静,也不是深刻。
其实在大是大非面前,不需要太复杂的思考。
有朋友打来电话,说被抽到奥运宣传组去了。中央刚刚作出决定,从北京市手中接过奥运的安全和宣传工作。
大家继续在非正式的场合热烈地讨论这些问题。爱国的情感被激发了出来,有清高的学者不由得感叹,正在冷静地一步一步眼见着自己变成一个“民粹主义者”!貌似无奈,实则毅然。
人们都在自己的知识框架内理解事态的发展。
一个具有红色家庭背景的朋友,连续几天列举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最黑暗的数据,想以此来证明一切的“抵制”都是正义的。
另一个朋友列举了现代历史和当下曾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一系列闪亮的瞬间,以此来证明对“抵制”的抗议之举多少有些多余。
但是,他们似乎忽略了一些事实:
具有红色家庭背景的朋友,曾经是忠诚的红卫士,彻底的革命浪漫主义者,在渐渐知晓了一些历史的片断而开始不断发出质疑和反对的声音。眼下发生的事情,同样使得怀着许多美好的向往前往海外的留学生,有了充足的理由走上街头,表达自己的质疑和反对。
其实当下的国人,对于指向政府的质疑和反对之声,对民主和自由的各种诉求和愿望,都持有相当程度的赞许态度。
但是这一次有关这些概念的主张,却没有得到某些人预想中的国人的喝彩之声,反而激起了愤怒。
确实,人们有理由要求,推广民主、自由和平等的道德优越者们,在有关民主、自由和平等的问题上,用事实而不是用看上去越来越刻意出来的谎言作为言论和主张的依据。而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随便检索一下,可以在英语的、法语的、德语的许多网页上看到。
关于是否应该恪守诚实的品格,在各种文化的价值取向里,答案是没有悬念的。是非分明。
于是,善良的人们有充足的证据,可以怀疑道德优越者们是否具有真正正直的品格,反过来说,有理由认定,道德优越者们怀有某种阴暗的心理和见不得光亮的动机。
这是当下一切愤怒的逻辑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