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郯庐地震带及防震小知识

(2013-04-20 21:34:11)
标签:

郯庐地震带

大蜀山

巢湖

合肥市

健康

郯庐地震带及防震小知识

  

  今天,默哀!祈福!芦山地震日。藉此,整理下文,加强防震意识,提高自救本领。于自然灾害中互助友爱。积极、努力过好每一天!


  (合肥市位于华中地震区,属郯(城)庐(江)地震带南段。1996年和2006年,国务院两次确定合肥市分别为全国13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和11个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2007年还被列为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的城市之一。)

  (2005年7月21日寿县3.6级和11月26日江西九江5.7级破坏性地震均波及合肥市,市域内普遍有感,2009年4月6日晚22时22分,肥东县梁园发生3.4级地震,曾经引起广泛恐慌。据专家推测,2020年前合肥市存在发生5.5-6级地震的背景。

  老百姓常提及李四光说的四个地方,是河北唐山、新疆、四川、山东临沂。

  只有山东没震,临沂所在的“剡庐地震带”,这条地震带贯穿合肥!巢湖半汤温泉是中国四大温泉之一,巢湖学院就是位于火山上,而且是活火山。合肥的大蜀山也是火山,大蜀山一座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时期(约1.4亿年前)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的一座火山,现已为死火山,死火山也可能变为活火山。大蜀山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境内,距合肥市中心约10公里,是合肥近郊唯一的一座大山。

  从徐州到庐江有一条断裂带,合肥在这条断裂带上,大蜀山是火山,两个火山口在卫星图片上清晰可见!

  据《尔雅-释山》讲“蜀”是“独”的意思,因大蜀山无岗阜连属,只是孤单单的一座山,所以叫蜀山。又据《庐州府志》记载:“有蜀僧于此结庐,偶思乡水以锡卓地,泉汩汩而出,尝之有瞿塘峡味,因名为蜀井”。所以又有人说蜀山是以此而名的。大蜀山系大潜山余脉,山势东南高,西北低,呈椭圆形,由火山喷发而成。古火山应有的火山锥、火山瀑、火山岩、火山颈等火山遗迹至今保存完整。

  巢湖是由于地质沉降凹陷而形成的,沿湖的老百姓都传说,巢湖底下淹着一座城池——是春秋时期古巢国的都城。合肥是全国惟一一座处在“深大断裂带”上的省会城市。

  合肥是全国13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地震带为郯(城)———庐(江)带。据了解,到2020年,合肥的建设工程应达到按七度设防的水平,这一防震水平通常可以抵御六级左右的地震。但目前我们离这一要求尚有不小距离。

  据合肥市地震局有关官员介绍,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所有的建设工程都必须申请核定抗震设防要求,尤其是对高度80米以上或单体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以上的工程等,必须进行具体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据了解,目前合肥的老房子多数达不到防震要求,新建商品房也有一部分没有达标。专家指出,就商品房而言,房屋抗震性能越强,开发商投入的成本就越大,按七度设防的房屋如果降为六度,开发商就可以减少10%的成本。正因为有利益诱惑,加上工程审批流程上的相互脱节,最后导致一部分开发商在防震问题上得以巧妙“偷渡”。

  至于这“一部分”开发商到底是多大的比例,合肥市地震局的官员也无法掌握。据介绍,由于缺乏强制性的执法权,合肥市地震局对开发商回避“防震”问题,常常感到头疼。也就是说,是否到地震局申请核定建筑物抗震设防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有赖于开发商的责任性与自觉性。值得一提的是,近年随着合肥市“小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商品房的抗震设防问题令人更为关注。

  “建筑物抗震设防问题绝对不是小事。我们希望项目审批主管部门,能尽快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建设工程的审查内容,同时也提醒消费者在购房时提高防震意识,从而确保商品房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合肥市地震局有关官员说。整个郯庐地震带已经沉寂400年没有发作了,最近一次是1668年的8.5级大地震,根据其挤压加右旋的地质特性,聚集的能量只能以大地震或者特大地震方式释放。如果合肥地震,可能会有水灾,巢湖合肥属于盆地

  

反对声:

  据史料记载,合肥自古至今,还未发生过一次地震,有史料记载的最大震级为公元1476年约为4.7级地震,大多是断裂带传出的余震。合肥是盆地,对地震有先天的抵御优势,不像平原地区,地震传感强烈。

  合肥只是靠近这个地震带“郯城-庐江断裂带”。这是一条大断裂。在这条断裂上有可能发生地震。这条断裂通过肥东的王铁-撮镇到庐江,过桐城、潜山擦大别山的东缘而过。

  所以,合肥不在地震带上,有20多公里的距离,发生的地震一般震级较小,很少超过6级。

  大蜀山是辉绿岩,确实是火山成因,具体的年龄是9Ma,很年轻,是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但假如下一次再产生火山,肯定不会在同一地点。

 

 

地震发生时紧急避险小常识:

  一、地震发生的过程中,不要匆忙进入或离开高层建筑物,因为这时被高处坠物砸死砸伤的几率最大。 

  二、如果人在户外,于开阔处蹲下或趴下,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尤其是有玻璃幕墙的;避开高耸或悬挂的危险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或下方。最安全的地方是公园、开阔的广场、医院、学校操场。

  三、如果在室内,在平房或三楼以下楼层低的屋子里,应尽快跑到室外空旷地。不可乘电梯,若当时正在电梯中,门又打不开,则要抱头蜷曲蹲下。若在较高楼层,一时难以跑出,则应伏地、找到遮挡物,并且手抓牢。

  四、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屈膝抱头,不可躺卧。当情况暂时稳定,则要设法与外界联系,打电话、发短信,或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

  五、平时应在卫生间放置矿泉水、电筒、扳手等备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排行与性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