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夫人

标签:
欧洲杜邦锵锵三人行 |


杜邦夫人很有意思,女人你看能干天下技。在欧洲的文化上讲,文化、文明,艺术,没有女人组局,成不了规模。你现在想想,多少个像杜邦夫人这样的贵夫人,就这个舍侬索城堡,我们说法国著名的百科全书那个学派的,什么孟德斯鸠、狄德罗、伏尔泰,都是她的座上宾,就常到这城堡,就那么吃肉,那么大摆宴席在里边狂欢。
因为什么呢,从13岁到29岁,就卢梭第一次见到华伦夫人,这华伦夫人就养着他,认为这孩子有出息,就让他去上学,尽管上学被开回来了,回来以后华伦夫人就让他在自己身边做,反正就是养着他,培养他,坚信他有才学,然后到他20岁的时候,看着他有点流鼻血之类的,然后华伦夫人就跟他谈,就说从今天开始咱们俩同居,但是这个同居也不是说因为像我爱你上你了,就是因为,就觉得我要让你这个男孩子的欲望有一个平衡,所以两个人就同居,但是在华伦每天和卢梭同居的同时,华伦夫人还跟她的管家保持着不正常的关系。卢梭需要母爱,当时她一听说华伦夫人要跟他同居,趴在华伦夫人的胸脯里,那个鼻涕,眼泪,胸前都弄满了。20岁,他对华伦夫人,他觉得一种母亲一样的爱。看欧洲文学家写的小说也好,写的回忆录也好,也经常看到恋母,对于年长女人这种崇拜,这种迷恋,我们看中国看亚洲都是比较少的,当然除了日本。我就觉得有的时候也会为他们欧洲担心,就尤其是这些名人,思想家、文学家,他们往往都承认自己有恋母情节,那你看看艺术家,各个好像都是同性恋,出生率能不低吗?我会想起他们老公在哪呢,他们劳工打猎呢吧。我有了解到在英国的话,他们有一些女性,他们甚至到外面去宣扬的是什么,就是要回归到以前的那种男女的那种角色分配,他们觉得女的就是不应该上班,就应该在家里,把先生照顾好,把孩子照顾好,然后有时候的话我就是办Party,实际上也就是他们欧洲的那种沙龙。那是所谓保守,美国也有,所谓右翼,特别在美国南方,可是假如你说到那种贵族,我记得我们以前讨论过一个话题,贵族,当然有一群女人是觉得说还是有,她们觉得你有一个要求规范的,比方说你穿裙子不能穿什么形状,不能穿多短的裙子等等,他们有一个信仰在那边,背后当然跟她们传统有关系。像我们经常去开会,去欧洲你一去你就知道,那感觉不一样,跟那些女人一讲话就不一样,你可以说难听一点,价值比较高,比较大的价值。但是在古代中国承担类似角色的是青楼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