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次级债VS防火墙

(2007-08-21 10:41:49)
标签:

小散心声

休闲生活

次级债VS防火墙
 
中国银行因被选为内地居民直接投资港股的网点而大涨逾4%!
这是个消息股。
 
今天开市利用回落空档买入另一支金融股,是时隔一周,重温股市。因在离开本市之前就卖出手里股票并“证转银”,虽显小气,是止亏的心理。事实证明,对的!。现在,仍选中低价股,但不是新股,新股只会分散资金,消息也冷门,新股是政策使然和企业自己在热身运动,待后期发作或一直瘟。小散本着小赚即可,关注市场和参与,体会信息与思考的乐趣。
 
资本防火墙慢点拆除!”-------
 
美国次级债的多米诺骨牌影响已跨越时空,从美国波及到欧洲、日本和亚洲部分市场。而中国再次十分庆幸,直到目前为止,似乎很少受到冲击。
其实这道屏障在中国已经被打开了一道口子,6家中国的银行持有次级债的报道提醒我们,随着金融的不断开放,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是否还能够幸运地躲过。
 
1997年泰国的债务危机,传染和蔓延到整个东南亚各国,最后到韩国和日本也不能幸免,酿成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却幸运地“躲开”了危机。是因为中国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资本项下并不是完全可兑换,使资本不能随心所欲去追逐高风险、高利润产品,不能随意流进流出。金融自由化程度越高,风险越大,而且蔓延和传导更快。次级债风暴发生在金融完全自由化的华尔街,中国靠资本管制避开危机!
 
这是中国资本管制能够被动地避开危机冲击!
 
这次国际市场的危机是靠美国、欧洲央行和日本印钞票的主动救助行动实现的。华尔街、伦敦、日本都可以通过发钞票自救和互救。(如果当年泰国也能自己印钞票来缓解外汇流动性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的历史,可能会改写)。这些货币都是国际金融市场通用的国际结算货币,就是所谓“硬通货”。这些钞票是可以用来作为储备货币的。
 
再一次印证了“美元本位”的全球货币体制的存在,也印证国际金融体系是建立在“美元本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美元本位”为基础的货币体系的无形联盟。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特别是金融自由化中,仍然处在弱势地位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两次倚赖资本管制的体制 “躲避”危机的冲击,虽然并非主动防范的最佳方式,但在金融弱势的国际大环境中,也是一道不得已的最后屏障。
 
应该警惕在“中国拯救世界”的高帽子下,动用外汇资产为次级债和相关危机机构埋单的鼓噪;应该警惕在“中国形势一片大好”的奉承声中,重新寻找出路的资本乘机更大规模从其他市场流入中国。
 
如果大规模的资本流进流出,对于尚未建立与资本自由流动相匹配的金融机制的中国来说,无异于引进国际市场的危机冲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a759f010004bm.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