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生活是否精彩,不在于他留住几多珍宝,是在于他有过多少想留而留不住的美好的时刻,这些时刻组成了他的生活中的“流动的盛宴”。人人都生活在流动与变化中,人人的生活都是流动和变化的。
留不住当然是悲哀,从来没有想留住的却是更大的悲哀。
人在世界上行走,在时间中行走,她肯定不能把家乡的泉井带到异乡,把童年的彩霞带到今天,把十三岁生日的烛光带到三十三岁的生日。不过,那不能带走的东西未必就永远丢失了,也许她所珍惜的所有往事都成为了自己心海的“海市蜃楼”,某一天温度湿度外部环境适宜时,其中一件或另一件会突然向她显现,就像从前的某一片烛光突然在记忆的夜空中闪亮!
所以,我们把人生的一切美好连同缺憾随同人生路一起接受下来,心中会产生一种坦然。自然界一切花朵都会凋谢,一切凋谢不可挽回,我们无奈,紧接我们接受。无奈本身包含“不甘心”的成分,可当我们甘心于不甘心,无奈就会变为坦然,无奈就成了一种境界———对无能为力的事情学会无所谓。这也是对人生悲欢的和解和包容。
而其实一些有分量的东西,使人沉重的过往,是不会流失的。
人生路上,遇到的事情很多,且大部分非我们的主动选择,它们组成我们每一阶段的生活,左右我们许多时刻的心情,可能给我们造成烦忧。而离得很近,事情小也会显得很大,反而许多很大的事显不出大了。而隔开一段距离,时间,或空间,事物的大小就会显现出来。
境迁,我们回头看过去的路会发现,人生路上重要的事情是不多的,那些能奠定我们人生之路的基本走向的事,真的不多。而其余的事情大概是路边的一些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景物了。
像对待河流里的水已经淌过了,我们必须承认过去的权利,也因过去是一切“存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
世上事了犹未了。
再品周国平<人生的哲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