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晓玲游记:《美丽、神秘东方女儿国——泸沽湖》

(2022-05-15 13:58:15)
标签:

朱晓玲游记美丽神秘东

方女儿国泸沽湖

泸沽湖悠久的传统食材

猪膘肉

音质中透着一种天然的

分类: 游记

美丽、神秘东方女儿国——泸沽湖

朱晓玲

 朱晓玲游记:《美丽、神秘女儿国——泸沽湖》(修改版)一 哦,我们终于要去泸沽湖啦

 今天,我们终于要去东方神秘女儿国——泸沽湖了。

泸沽湖16人座的旅游中巴来宾馆接我们时,还没醒来的丽江,下着蒙蒙细雨。

此时,大约5点30分。其实我们3点多钟就起床了,起来洗漱及收拾行李。大约5点钟的样子,行李整理完毕的我们到服务台办理了退房手续之后,背起双肩包拖着行李箱由宾馆出来,在宾馆门前不远处一个冷冷清清的粥棚停下,等车来接我们。我在等车之时,望着粥棚外飘飞的霏霏细雨,很是忐忑不安地想:这次,我们又会碰上一个什么样糟糕的导游呢?

哦,您可别说我是杞人忧天啊。这次云南之旅,用云南当地导游自己的话说,是“魔鬼之旅”一点也不夸张。一路上,游客受尽导游的欺凌及语言侮辱是常态。购物的时间比游玩的时间多多了。不仅如此,每到一个商店,基本上是一个商店工作人员盯紧一位游客,跟着你游说,一直游说到你购买他们的商品方罢休。不然,白眼、难听的话一并无情向你砸来。购物时间到了,由商店出来,导游在车门前拦着一个一个游客查看购物凭证。不查完游客的购物凭证,车是不会开的。为什么不开车?因为导游要每一位游客拿出购买商品的发票给他看,说是要登记。对没有购物的游客,导游会说很难听的话(那些难听的话,使我不忍用文字表述出来),使你无地自容尊严破碎一地。那情那景,我们这些游客好像不是来旅游的,而是专门来受这些导游欺凌、羞辱,购物的。记得有一次,导游要坐我们后面的一位胖胖的大学生模样的青年游客拿购物发票给他看,青年面红耳赤地自黑说:“我的心很黑很坏,没有买一分钱的物品。”见这位小青年自黑,我的心中真不是滋味。我先生有几次受不了导游在车上恶言恶语侮辱游客,要和他们理论,都被我压住了。我实在不想节外生枝,从而使我的旅行变得糟糕透顶。

……

正在我忧心忡忡胡思乱想的时候,中巴车来了。由车上走下来一个个子不算太高的年轻小伙子。他径直来到我们跟前(简易粥棚里,就只有我和我先生两人),问我们是不是到泸沽湖去的游客余某某和朱某某。我们说是的。“那走吧,我们的车来了。我们本来可以来得更早些的,等一位游等了二十多分钟。”导游说。

我知道,导游是在向我们解释为什么来晚了。因为昨天晚上,导游通知我们说是今天早上5点整来宾馆接我们。

之后,导游指着放在我面前的行李箱问:“这行李箱是你们的吧?”“哦,是的是的。”我说。说着,已经背好双肩包的我正要伸手去拉行李箱时,导游已将行李箱拉起往停在不远处马路牙子边的中巴走去。我们紧跟其后,很快就到了中巴车跟前。导游让司机将车箱门打开,便将我们两个行李箱塞了进去。

中巴车是最后到我们居住的酒店来接我们的。故而,我们上车时,车上已坐满了游客,只剩最后一排的两个坐位了。

不知咋回事,今天早晨起来,我的胃就不太舒服。上车之后,一经颠簸,胃更加疼痛难忍。也许是我的脸色太难看了吧,导游来到我跟前好几次,问我是不是哪儿不舒服?我都忍着,说:“没什么没什么。”

我先生也问我好几次,是不是请导游帮忙调一下座位?“坐在前面,车子会颠簸得好一些。”先生说。

“这么远的路程,路况又这么糟糕,哪个愿意坐在后面呢?”我有气无力地说。

车子颠颠簸簸地又行驶了一段路程,我的胃继续疼痛难忍。可能我的脸色太难看了吧,我先生再也没征求我意见,自作主张请求导游:“导游,我爱人胃痛得厉害,麻烦你把她调到前面去一点好不好?”导游当即问了好几位游客:“谁能帮忙换下座位?”没人吭声。最后,坐前面第三排的两位女学生模样的游客说她们俩人愿意与我们调换座位。

“只把我爱人换到前面就行。”我先生说:“我不换。”

“你们都到前面来吧,你们坐在一起好有个照应。”其中一位女孩子说。

“谢谢谢谢!”万分感激的我和我先生对两位年轻女孩子连连说了好几个“谢谢”。

说来好奇怪哟,我们坐到前面后,尽管胃还是很不舒服,但疼痛减轻了许多。行文至此,我要再次感谢那两位我不知姓名的女孩子给予的帮助;感谢导游一路上对我的关照。泸沽湖导游的人文情怀,的确给我留下了美好温馨的记忆。

 朱晓玲游记:《美丽、神秘女儿国——泸沽湖》(修改版)

泸沽湖悠久的传统食材猪膘肉

  泸沽湖导游,天生一副好嗓子

给我留下温馨记忆的泸沽湖导游,是位待游客态度诚恳友善且健谈的小伙子。

小伙子一头浓密的黑发卷卷的,皮肤黝黑,个儿不很高,性格温和。他是我们此次云南之行中遇见的难得的一位好导游。我必须在我的游记中记上他一笔。虽然我对他的赞美给他带来不了一分钱的利益,他也看不到我这篇记载着他良好品性的游记。但是,他良好的职业操守,不唯利是图的良好品质,是时下旅游业导游队伍中极其稀缺的一股清流。是值得尊重、颂杨的。

在车上,经导游自我介绍,我得知,这位脾气温和的导游,是泸沽湖某旅行社经理。他原本是不带队的。但是,由丽江到泸沽湖这条线,都是山路,且山高路陡,不仅路途遥远而且风险极大。沿途发生泥石流、车祸是经常的事。加上没有什么经济效益(泸沽湖是唯一一个没有定向购物的景区),所以,导游都不愿带这条线的游客。“没办法,只有我顶上了。”导游说。他说,他有两个名字可让我们称呼。其中一个名字叫“船长”,另一个名字叫“拉丹”。他说游客们老是故意将“拉丹”叫成了“拉登”。尔后,他像是猜透我们心思似地对我们解释说他为什么叫“船长”?他说,他在未到旅行社之前,是泸沽湖游轮公司游轮上的船长。他在游轮公司工作了差不多十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转行到了旅行社。虽然转行到旅行社多年,但他还是习惯于别人叫他船长。因此,每次向游客作自我介绍时,他总是会将“船长”这个称呼也介绍给游客。“我很喜欢大家叫我船长。”末后,导游说。

我们的“船长”导游,天生一副好嗓子。歌唱得特别好听、动人心弦。他的嗓音醇厚、纯净、磁性。他唱歌时,神情、音质中透着一种天然的忧伤。这种忧伤很感染人。在他介绍到泸沽湖情歌时,游客们一再要求他唱首情歌听听。在大家一再要求下,他即兴唱了首泸沽湖民歌

啊依哟嘞嘛哟哟

踏上远行的脚步

一路走来不回头

翻越千山和万水

是否还能遇见你

小妹妹呐嘛哟哟哦

小哥哥呐嘛哟哟哦

隔山隔水嘛哟哟哦

来相会了嘛哟哟哦

小妹妹呐嘛哟哟哦

小哥哥呐嘛哟哟哦

隔山隔水嘛哟哟哦

爱不着了嘛哟哟哦

说来好奇怪哟,听着听着,我的眼睛怎么竟然就湿了哩……

 朱晓玲游记:《美丽、神秘女儿国——泸沽湖》(修改版)

泸沽湖一寓

  我们到达泸沽湖时,天已擦黑

由丽江前往泸沽湖的途中,沿途风光旖旎多姿,真可谓是移步换景。或壁立千仞;或森林茂密葱翠;或土地肥沃、高梁、谷物庄稼丰盈;或群山如黛峰峦叠嶂;或满山遍野各种不知名的怒放的山花青草依依;或小溪潺潺瀑布如珠;或山高路陡而险峻;或伸手可抓飘飘白云……如同,乘载着我们的中巴,在白云中穿行……

船长导游讲,由丽江到泸沽湖,要翻九十九座山,拐四百九十多道弯。可是,时而被沿途的风光迷醉、时而被陡峭急拐弯的山路骇得心惊肉跳的我,感觉我们的车翻过了远远不止九十九座山,至少有几百座山吧?也不止拐了四百多道弯,至少拐了一千多道弯哩。深藏于崇山峻岭中起伏蜿蜒的山路,陡峭崎岖坡度极大。感觉有的路段几乎是直上直下。我想,李白笔下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也莫过于此吧?沿途,我们看到好几处山体滑坡、泥石流将原本不很宽的山路堵塞一半,还看到几处路段发生了车祸的场景。目睹、经历这一切,我才知道,我们在昆明国旅与旅行社客服经理签订旅游合同时,经理为什么一再劝我们不要到泸沽湖。原来,由丽江到泸沽湖的旅途,不仅遥远而且惊险无比。然而,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惊险,怎抵得了我们对东方神秘女儿国——泸沽湖的神往哩?

我们到达泸沽湖时,天已擦黑。很显然,我们这天的旅游行程,全部交待给了路上。我们的车到达泸沽湖后,船长导游将我们直接带到一个依山傍水绿荫环绕,人声嘈杂的四合院院落。摩梭人家的四合院不同于北京的四合院,它是由正屋、经房、花楼、骑门楼而组成。导游说:我们今天晚餐就在这家摩梭人家用餐。住宿是在另一个地方。用完餐后,在院子里还要举行摩梭人独具特色的篝火晚会。

哦,难怪有一堆木柴堆在院子中央哩。

“篝火晚会结束,我们会将大家带到‘三家村码头’附近的酒店入住。明天,我们在‘三家村码头’上船游泸沽湖。”导游末了说。

当然,在这家摩梭人家用晚餐的不单单是我们旅行团,还有其他好几个旅行团。看上去有五六十人吧或者有七八十人?反正满屋满院到处都是精神亢奋喜气洋洋的游客。我们到来的时候,院子外面就已经停泊了好几辆旅游大巴、中巴。摩梭人家的屋子里院子里充满欢声笑语、吆三喝四的嘈杂声。游人们如同在自家院子里一般,在这家摩梭人家的院落及各个屋子里里外外十分悠闲、充满好奇地东看看西瞄瞄地转悠。也有少数几个数岁大点的游客坐在长长的檐廊木栏上闭目养神的。

对中国唯一母系社会活化石,东方神秘女儿国——摩梭人,充满好奇的我,也未能免俗。下了车后,也不顾旅途的疲累和身体的不适,利用等待开饭的短暂空隙,到这家摩梭人家允许游客观赏的各个屋子走马观花式地转了转。

接待我们的这家摩梭人家,看上去比较殷实、富裕。四合院式的木质结构房屋的“墙”,都是用粗壮的圆木垒建,看上去原始、粗犷、结实。高高的屋檐下有宽敞的走廊,三层楼的纯木质结构房屋,除了彩光差点外,宽敞、内空高而气派,静穆。近似宗教式的静穆。尤其是原始、静穆的“祖母屋”、“生死门”,更是给摩梭人及摩梭文化增添了神秘、渊源厚重的历史感。


 “祖母屋”,不是谁都可以进去的

我由开启西南旅行之前,临时抱佛脚地做了一些功课得知,梭人的先祖为游牧民在《史记》《汉书》中对摩梭人的称谓是:“牦牛羌或牦牛夷,意为放牦牛的人。”

摩梭人虽然历史悠久,也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摩梭人只是纳西族一支。确切地说,摩梭人只能称其为族群而非独称为民族

众所周知,摩梭人是以沿袭了数千年自然、古老的“男不娶女不嫁”“走婚制”的独特民俗风情而闻名于世。所谓走婚,就是一种“暮来晨离”的婚姻形式。即,情投意合的男女双方,白天在各自家中生活、劳动,到夜晚,阿注(注:对男孩子或情郞的称谓)才会到阿夏(注:对女孩子的称谓)的花楼下以独特的方式敲开心仪的阿夏的花楼之窗,由被阿夏打开的花楼窗跳进阿夏房间,与心爱的人儿同床共枕暮雨朝云至第二天清晨离开。

摩梭人“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是沿袭了数千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传宗接代繁衍后代的婚姻形式,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婚姻关系。男女双方也没有任何经济、财产上的交集纠缠。每一对恋人维系“走婚”的重要因素,是依赖于纯粹的感情,而非物质。走婚期间阿夏和阿注生下的孩子,由阿夏家、也就是女方抚养。阿夏和阿注生下的儿子,由舅舅带,生了女儿由阿夏自己带。而阿注(孩子的父亲)是不承担养育孩子的经济及一切实质性责任的。若是男女双方没有感情了,走婚,自然不再维持。阿夏、阿注都可无任何羁绊地重新各自寻找意中人。

摩梭人至今保持着原始的母权制家庭结构。其家庭成员全是母系血缘。如阿思(曾祖母、姨曾祖母);阿姨(祖母、姨祖母);阿咪(母亲、姨母);阿普(舅祖);阿乌(舅父);阿乌的(舅爸)。没有父系血缘,如曾祖父、祖父、父亲、叔叔。

祖母,哦,在此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摩梭人的“祖母”称谓,不等同于汉族人的“祖母”称谓。汉族人对父亲的母亲,才是尊称为:祖母或奶奶。而摩梭人尊称的“祖母”,事实上是母亲的母亲,也即汉族人尊称的:“家家”或“外婆”。抱歉,我没有查询到摩梭人为什么称母亲的母亲为“祖母”而非“家家”或“外婆”这方面的资料,不敢妄加评说,故在此打住。还是让我的文字回到叙述“祖母”这儿来吧。

祖母,在摩梭人家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次之是姨祖母、母亲、舅舅。我个人理解,舅舅其实是摩梭人家支撑门面的人。如家中有喜庆、祭典、礼仪等具有社会属性交往的大小事物,都是舅舅出面张罗办理。而家中的财权、事物却是由祖母掌管。正所谓舅掌礼仪母掌财是也。而且,家中帮助姐妹们养育孩子的男人,也是兄弟、舅舅、舅父。当然舅舅舅父们也有他们的阿夏”及他们和阿夏生下的孩子。同样,舅舅、舅父们和他们的阿夏生下的孩子,也是由阿夏的兄弟姐妹抚养。摩梭人的家庭结构及血缘体系,就是如此神奇纯粹到无解地循环反复、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地因袭着母系家族的血脉,繁衍着生命,绵延不尽。从而给人类组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笼罩着神秘、如化石般原始的母性光环、妙曼无比的世界——东方女儿国。  

东方女儿国摩梭人家中最神秘、肃穆,最具象征意义的地方莫过于“祖母屋”、“生死门”。摩梭人的生、死仪式、敬神、家族中的大小议事和祭祀礼仪都在“祖母屋”内进行。这个摩梭人家最具女性权威的地方:“祖母屋”,当属家中最有权威、最德高望重的祖母居住了。是的,“祖母屋”既是摩梭人家的神圣之地,也是祖母神圣不可侵犯的卧榻之地。

这天,我在接待我们的摩梭人家二楼看到的“祖母屋”的门是紧闭着的。“祖母屋”的门看上去比常规房门要窄小些矮些,但门槛很高。成年人进去,须低头弯腰高抬腿才能走进去。据说“祖母屋”的门做得如此矮小是有特定涵义的。一是彰显长辈(祖母)低调、谦和;二是晚辈低头躬身进出“祖母屋”,以示对祖母的恭敬与顺从。

我在“祖母屋”紧闭的门前逗留了好一会儿,真想推开那扇紧闭着的神秘之“门”,进去一探究竟。然而,出于对摩梭人习俗的敬畏,我没敢然行事。不知什么时候也上到二楼来的导游,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似地说,“祖母屋”除了家人能进出外,不是随便谁都能进去的,游客更是不能进去。至此,我想走进极具诱惑、充满神秘色彩的“祖母屋”看个究竟的意愿,彻底破灭。

您知道吗?其实“祖母屋”内还有别有洞天哩。“祖母屋”内与祖母睡床相向而开、不是很大也是常年紧闭着的那扇神秘的小门,谓之:“生死门”。

“生死门”比“祖母屋”更为隐蔽、更为幽暗、佛性意蕴更为深邃。如果说“祖母屋”是母系社会女性权力的象征,那么“生死门”,则是有力诠释了摩梭人文化中超然、从容的生死观。“生死门”,既是繁衍、诞生生命的祥瑞之地,也是生命归宿之时终极关怀安祥之所。因此,“生死门”,与摩梭人的生与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生,摩梭人家族中孕妇临盆之际,是必须到“生死门”内待产的。生产之后,须住足7天(也有说3天的),产妇才可带着新生婴儿走出“生死门”;死,家族中,有生命垂危之人,也会被安放在“生死门”内度过生命最后时光。当生命垂危之人逝世之后,遗体会被巫师用长长的白布包裹得如同婴儿,置于“生死门”内停放一段时间,谓之:“停尸”。

“停尸”多长时间,是根据逝者家庭经济状况和达巴(摩梭人的巫师)占卜而定。当然,“停尸”时间越长,费用就越高。

“生死门”内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摩梭人家的贵重财物,都是存放在“生死门”内。家中的财经大权,是由祖母掌握。自然地,摩梭人家的全部财产由母系继承。

“祖母屋”内还有一显著特征,那就是终年不灭的火塘。火塘置于“祖母屋”中央。火塘上方是摩梭人家供奉先祖、佛像、女神牌位、摆放供品的神龛。火塘由点燃之日起,终年不灭。摩梭人家的火塘,可不单是用来取暖做饭所用那么简单,而是蕴含、象征着家族的生生不熄、人丁兴旺之深意。因此,“祖母屋”,在摩梭人的心目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

 朱晓玲游记:《美丽、神秘女儿国——泸沽湖》(修改版)

摩梭人家

   猪槽船

翌日,泸沽湖的天空阴沉沉的,时而下着绵绵小雨,气候还算宜人。绵绵小雨如细碎的珍珠般散落在清澈见底的湖面上,轻轻溅起一片片涟漪,如一朵朵盛开在湖面的小花儿,别有一番景致,令人心头震颤……

这天,我们冒着蒙蒙小雨,泸沽湖熙熙攘攘的三家村码头登上游湖的巨木中空、两头尖尖状如硕大猪猪槽船”,开启我们游湖之旅。

关于“猪槽船”的最早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清代道光年间。清代道光《盐源县志》曰:“夷民挎巨木中空,桦短以济,曰:猪槽船”。

其实,“猪槽船”有多种叫法。有叫“独木舟”的,而远古的摩梭人的先祖们称其为:“日故”。

远离尘市与世隔绝如同人间仙境的泸沽湖,因地处万重群山之腹地,“猪槽船”,也即“日故”,便是围湖而居的摩梭人的生产、耕种、走亲访友、谈情说爱的重要交通工具。坐在“猪槽船中游湖的我,思绪汹涌地出现了好多如梦似幻的情境:在静谧、安澜的月色之夜,辛勤劳作了一天相亲相爱的阿夏、阿注相约泛舟被群山萦绕的湖中。他们驾一叶小舟,相依相畏缠绵悱恻互诉爱的衷肠。或低吟或对唱一曲又一曲如泣如诉,凄婉、动人、醉美的《阿注喂》《千里送花香》情歌。他们将月光唱成了醉人的蜜。那是多么纯净绝世之美,爱的恋歌;一忽儿我的脑海中又出现了这样的幻境:晨曦初露,头戴斗笠身背笆篓或身背鱼网或肩扛打捞湖草的耙子的摩梭人登上“猪槽船”,努力摇桨在波光潋滟的湖中,开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捕鱼捞虾打捞猪草的劳作至晚霞西沉于远山之巅,才满载劳作的收获踏暮而归。踏暮而归倒映在湖水中的剪影,如一幅幅大泼墨大写意的山水画。那画,是由摩梭人淳厚、坚韧、古朴、善良、与天地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元素而组成……令人动容、令人不可忘记……

我们乘坐的“猪槽船”,是憨憨的舅舅带着两个外甥女共同经营的。皮肤黝黑的舅舅沉默寡言,不苟言笑。我们整个游湖下来,舅舅一句话都没说。倒是那个划桨的长得挻秀气也很质朴的小姑娘,边划着桨边对我们讲了掌舵人是她舅舅,坐在船尾,一直没吭声的腼腆小姑娘是她姐姐。她还告诉我们,这只“猪槽船”是舅舅带着她们姐妹俩共同经营的。“经营的所有收入都要上交给祖母,舅舅是不管钱的。”小姑娘说。小姑娘还说,舅舅是她们家唯一的男人。她有一个姨祖母两个姨母,她的上头还有个大姐等等一些家长里短。

哦,划桨的小姑娘叫小玉。小玉姑娘说她们村最有权威的村官是村妇联主任,而不是村支书。在她们村,村支书的权力没有村妇联主任的权力大。我问她“想不想到外面去看看”时,她朴实地回答:“我从来没想过到外面去。我又没读多少书,到外面去能干什么呢?”。小玉姑娘说,她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当上村妇联主任。

“为什么想当村妇联主任呢?”我问。她的这个理想,倒是使我觉得眼前的小姑娘,还是蛮不简单的。

“因为当上村妇联主任后,就可以双手背在背后,在全村到处转悠检查工作。全村人都怕她。”脸儿黑里透红的小玉姑娘,纯纯地笑着说。

小玉姑娘非常质朴可爱。由她的言行中,你能感觉到她的心是纯净、滚热的。

淳朴如璞玉的小玉姑娘,是当下繁纷、浮华世界的珍珠。”这是我看着可爱的小玉姑娘纯纯地笑着时的真切感受。

游完湖在我们临要下船时,我们提出与小玉姑娘合张影时,她欣然同意了。之后,落落大方地坐下来与我们合了影……

朱晓玲游记:《美丽、神秘女儿国——泸沽湖》(修改版)

  甘甜、清澈见底的泸沽湖

补遗琐记:1、游历泸沽湖的那几天,我的胃非常难受。难受得像是要死掉的感觉。尽管泸沽湖的旅游餐是我们云贵行最好的旅游餐,可是,看着那些美味佳肴,我一点味口都没有。游历泸沽湖的那几天,我基本没进什么食物,连水都不想喝。然而,游性居然不减。

2、那天,有气无力的我面朝波光粼粼的泸沽湖,席地坐在“情人滩”上小憩。先生说这儿的景色不错,要在此处给我拍张照片。先生要我站起来拍。他说,你站起来靠在“情人滩”石碑上,这样拍出来的效果会好些。我坐在泸沽湖岸边的沙石地上,斜着身子歪着头,望着先生说,就这样拍吧,我喜欢这样一种状态。其实此时,我没有丝毫动弹的力气。

3、坐在“猪槽船”中游泸沽湖时,清澈见底的湖水,的确使我怦然心动。我情不自禁手棒起泸沽湖清澈的湖水喝了好几口。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清冽、甘甜,沁人心脾的湖水。

4、摩棱人几乎家家都有存放多年或十几年几十年的“猪膘肉”。所谓“猪膘肉”,就是将宰杀后褪尽猪毛的猪开膛破肚,将其猪肝啊猪肠猪肚啊等内脏全部掏空,剔除骨头,然后放进几十种中草药(也有说仅用盐、花椒、八角等佐料腌制即可),再然后,将塞满中草药的猪肚缝合上,悬挂于阴凉通风的地方风干。

据说,“猪膘肉”既有营养价值也有药物价值。“猪膘肉”放的时间越长越有营养价值和药物价值。只有尊贵的客人,才能享用“猪膘肉”。我们这次泸沽湖之行,当然是没有吃上“猪膘肉”。尽管提供我们旅游餐的这家摩梭人家堂屋的原木墙壁上挂着一头看上去有些年头的硕大的“猪膘肉”,我们也只能望“猪膘肉”而止馋啰。

5、我们在游历云南时吃的著名的“八大碗”旅游餐,无油无盐无色无味,真正是难以下咽啦。尤其是米饭、馒头,都是夹生的。写到这儿,忽然想起,我在泸沽湖时的胃痛,不知是不是与吃了过多的夹生米饭有关?连当地导游都说:我真不知他妈这些餐馆老板是如何做出这种天下最难吃的饭菜的?

6、由云贵旅行回家整理照片时,有两个发现。其一,发现我在泸沽湖拍的一组照片好憔悴啊,又黑又瘦。足以见得,我在游历泸沽湖时,病得真的是很厉害的。居然,粒药未吃的我硬扛了过来。其二,令我心痛的发现是,我先生那么英俊、帅气的一个小伙子,竟被岁月无情地摧残得雪染鬓。平时真还没怎么注意到他的青丝已被雪染。这次整理照片时,看到他头上的白发,我的泪都差不多要滚落下来了。我的心隐隐有痛及对生命无限的怜惜。余生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惟有珍惜……

注:朱晓玲游记《美丽、神秘女儿国——泸沽湖》刊载于《文学月报》2022年第3期。由衷感谢耿来主编编及其团队对我作品多年如一日的厚爱!

附《文学月报》2022年第3期部分图片如下:

朱晓玲游记:《美丽、神秘女儿国——泸沽湖》(修改版)


朱晓玲游记:《美丽、神秘女儿国——泸沽湖》(修改版)

朱晓玲游记:《美丽、神秘女儿国——泸沽湖》(修改版)

3月11日再注:朱晓玲游记《美丽、神秘女儿国——泸沽湖》被新浪博客编辑推荐在“博客首页”。由衷感谢感激新浪博客编辑的推荐和辛勤劳动!

附截图如下:

朱晓玲游记:《美丽、神秘女儿国——泸沽湖》(修改版)

朱晓玲游记:《美丽、神秘女儿国——泸沽湖》(修改版)

朱晓玲游记:《美丽、神秘女儿国——泸沽湖》(修改版)

朱晓玲游记:《美丽、神秘女儿国——泸沽湖》(修改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