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玲书评:《白衣书生》

标签:
朱晓玲书评白衣书生散文集人生社会生命动物植物雪花雨水长袖裙摆妖媚 |
分类: 文学评论 |
朱晓玲
白衣书生,四川散文作家。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品文》编辑部主任,《作家报》专栏作家。他潜心创作,写人、写爱、写自然、写古朴村庄、写生命、写人生、社会、写山花、野草、写街景、河川,也写风花雪月的散文随笔,散见于《散文选刊》、《雨花》、《福建文学》、《安徽文学》、《作家报》、《读者报》、《剑南文学》、《燕州城》等报刊杂志。有若干散文、随笔入选《中国散文大系》、《中国散文精选100家》、《当代文学作品精选》、《品文》、《放歌百草园》、《情感咖啡屋》、《默然爱你》等数十种文学选集。2009年著作散文集《骑着骆驼去看你》,2012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守望黎明》入藏中国现代文学馆与国家、北京大学、澳门大学、香港(公共)等百余图书馆。
就我所知,白衣书生不仅是成就丰厚的散文家,还是一位热心于文学事业的活动、组织家。他于2008年创建的“浪漫骑士文学联盟”系列QQ群,凝聚了广大文学爱好者和作者,不定期开展各类民间文学交流,深受读者、作者喜爱。同时也给那片土地,带去浓郁的文学气息和氛围。《读者报》、《绵阳晚报》、《百鸣》等报刊曾作专访和相关报道。
读白衣书生的作品,给予读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唯美中带有淡淡的伤愁。他的人也如是。但凡见过他的人,不难感受到他的人和文,与他的名字是一体的——充满书卷、儒雅之气。那可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绝不是后天所能补就得了的。至少,白衣书生给了我这种感觉。虽然我们没有过多过深的交往,但透过他的文字,我读到了他身上具有的良性、优雅品质。而且,散发在他身上和文字中的书卷、儒雅之气,是袭人的。阅读他的文字之时,你能体悟到字里行间弥漫着的一种纯净、安谧、忧思,是那样迷醉、打动人的心灵。他的文字纯净得犹如盛开在山野里没有被污染的山花。惊艳但不喧闹,顽强但不霸道,娇媚但不争宠,水灵但不妖冶。虽然没有牡丹的富贵奢华,却是有摇曳在风中雨中倔壮成长的顽强和自信、自持。而且,白衣书生的文字,是与自然万物联系得极为密切的。他的文字,有时是一幅幅上乘的水墨画:“水车,耕牛,炊烟,点缀在田间地头墙里屋外。蒿竹、杨柳、黄槐,随处生长,自拥成林。不知名的草棵、藤蔓、灌木,几乎爬满了除壁墙、道路与河流以外的所有地方,让一种神秘与未可知愈发显得深邃。让古镇洞穿时代传递时空的能力,彰显无遗。(《古镇》)”;有时充盈着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情态:“孩子们长大了,大人也不大关心他们的婚恋。自己去接触,自己去发展,只要不闹出什么劳什么伤了邻里的和睦,但要是谁怀了谁的孩子那一定得结婚的。自此成为大人,开始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父母便想做才做,不想做就提前开始安度晚年。喝茶,下棋,晒太阳睡觉,镇里有个什么事便去帮忙打下手,自然而然地成为高人身边时常不离左右的随从……镇尾有一家不无冷清的客栈,近可在镇子里逗留打转,远可以出镇划水游山,是全镇接待所有外乡人的唯一的地方。无论什么人来,都只简单地问询,吃什么住什么,从不打听什么事。去的人落得轻松,也不会无趣地讨价还价。住一宿还是多久,就一句话的功夫。镇子上没有向导,自然就不会有人对你恭维献媚滔滔不绝。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没有人向你问这问那……也有淘气的少年,跟了镇子口上来路的车马溜出去玩的,不过大多不出半日就回了来,大人问什么都不肯说,而自此不再逾镇子口半步。如同什么都不曾发生,沉寂,就是它唯一的颜色(《古镇》)。”生命的深意和生活的细微,就这样在白衣书生的作品中,铺陈开去。将读者的心,无意间带到既古朴又有生命张力的深处。
无论是人、动物、植物、藤萝、野草、灌木,雪花雨水,都是白衣书生密切观照的景物。白衣书生的文字,总是毫不张杨,静静地往生活深处探寻。在《雨儿》一文中,他唯美地写道:“雨儿来的时候,我瞅见了黄昏。瞅见黄昏的时候,天已擦黑。我不甘心,走去屋外,站在平伸的廊檐前,让她擦着我鼻尖直落到地……沙沙,沙沙,那是雨儿罗裙轻舞的声音吗?我竖起耳朵认真地听,满世界都是雨儿衣袖与裙摆磨擦而来的声音,时而还夹杂着几声浅浅的吃吃的笑声,在愈发浓郁的夜色中轻舞,如同红尘中一抹慑人心魄的妖媚。”在白衣书生笔下长袖曼舞的雨声,一样落进读者的心扉,荡起一阵阵醉人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