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按:今天上午,收到诗人、画家叶光寒刚出版的《叶光寒诗书画精品集》(香港天马出版公司出版)。在《精品集》的首页,收录了本博主前不久为他撰写的诗评《诗人叶光寒》。说起这篇评论,真有点一波三折的意味。坦率地说,因手头的写作正紧,加上杂事多多,我一直下不了决心写这篇评论。可是,我终是被诗人对诗对艺术的执著精神,还有他的人生坎坷经历所打动,最终熬了一个通宵,写就了:
诗人叶光寒
朱晓玲

有位桀骜不驯的诗人,艺术家,叫叶光寒。湖南人。但是,他是属于中国,他是属于中国文学艺术的——因为他是真正意义崇尚缪斯的诗人、画家、书法家、音乐家、自由学者、批评家;因为他的成就是实打实的斐然;因为他年轻的生命之树上,结下的丰硕之果是沉甸甸的。他一幅幅泼墨大写意的画,能将你引领进一种既清晰又混沌一片的苍茫而玄奥,凝重而冷冽的幽谷。感受画家灵魂的怪诞、变异、焦灼和忧郁。是的,身为诗人、画家的叶光寒,有一颗忧郁、激愤的心灵。这也许与他的生存环境有关,或许更多的是与艺术家的内在气质和忧患意识有关。他在《曾经扭曲过的灵魂在歌唱》的诗中忧愤地写道:我承认/像我这样的男人/没有黑白的悲喜交加/有的是/扭曲过又伤痕累累的魂灵/我记得/那年七月,哦黑黑的七月/我流落,我流落了七月的铁狱/我失所,我失所了黑暗的黄昏/当我伤痕累累弓着幸存的脊梁/疲惫的回忆/任烈日放荡九方……由这样的诗中,我们不难读出诗人灵魂的伤痛。
叶光寒早在他青春年少之时的2001年,就出版诗集《在莲城湖畔》。时间过了一年后,他又创作了散文集《湘西南的情人》;小说《桃花血》、《流浪艺术家和他的梦》;之后的2006年相继创作出版《叶光寒诗书画集》等多种版本诗书画专集。多篇(首)诗歌被译成英、日等文字介绍到海外。他的中国水墨画“大地*岁月*四季”系列;“灵魂沉重的家园”系列;“荷花档案”系列;“菩堤心”系列等画作,在省内外画坛一次次掀起“第一鬼才”旋风。其人其画作经常被邀请参加国展和中外名家名画巡回展。其画作“灵魂沉重的家园”在中国美术馆、郑州美术馆等艺术界权威场馆巡回展览和被收藏。2008年,被特邀参加了第二界世界汉语诗歌大会暨当代名家诗歌优秀作品奖入选朗诵;2008年10月,“灵魂沉重的家园”被邀请参加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 ;2009年4月,参加中国第三届国学国医书画名家邀请展 ;2009年5月,参加湖南首届摩登油画邀请展 ;2010年3月,书法画作被特邀参加中日第七回古墨书道书法交流邀请展 ;系列“荷花”与书法参选《中日第七回古墨书道书法交流展精选》;2010年4月,万荷之荷、“菩堤心”系列画作参加中国第四届国学国医书画名家邀请展;2010年12月,被特邀请随中国诗歌代表团出访台湾,参加在台湾举办的第三十届世界诗人大会;《中国日报》、《加拿大华报》、《湖南日报》等百余家海内外媒体,对艺术造诣深厚的叶光寒作过专访和新闻报道。
如果您在百度将“叶光寒”三个字键入搜索栏,百度一下,关于叶光寒的介绍词条,会铺天盖向您涌来。如:“湘籍艺术家叶光寒巨幅《荷花》惊艳山西——中国日报网”;“ ‘第一鬼才’叶光寒创作巨幅国画《万荷之荷》——新闻中心‘新浪网’
”;“借我一生写荷香——青年艺术家叶光寒与其系列组画《荷花档案》 ”“ “泰戈尔诗选——叶光寒诗选” ——
‘北京艺术网’”等等,举不胜举。他的艺术头衔好多哩:“第一鬼才”这是其一;其二,当代著名先锋艺术家;其三,当代多元怪诞派先锋综合表现自然主义青年画家、自由学者、诗人、作家、书法家、音乐家等等。在全国各高校文学艺术界担任的职务有:北京师范大学科培校区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特聘导师兼客座教授、韩国东义科学大学中国分校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函授学院客座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北京现代管理大学书画艺术研究院首批研究员教授、湖南大学业余博导、湖南省甲骨文学会理事、河南中原书画研究院院士研究员、中国魏源研究学会会长兼学术秘书、中国文人画院特聘著名书画家、湖南国画馆特聘画师、美协、作协、书协、音协会员、世界汉诗协会诗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国际汉语诗歌协会会员等。
如此之多的头衔集于一身的叶光寒,或许会被亲爱的读者朋友认为他一定是位德高望重的老夫子吧。哦,如果您这样认为,那您就大错特错了。叶光寒年轻着哩,1976年生人。个儿不是很高,一头飘飘长发,说话语速不是很快,甚至有点慢条斯理,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很谦和,温文尔雅。可是这一切,依然挡不住依附在他身上的诗人气质。是的,他是诗人。没有哪个头衔比诗人用在叶光寒的身上更为贴切了。相较于叶光寒的画,我更喜欢他充满死亡气息和抗争情结的诗和散文。如他在他的散文《预言:设计死亡是为了重生》中无比幽魅地写道:“我看到我的前世在今生跌倒又飞翔,我早已预感到我的死亡。在贵族气场我发出放荡不羁的豪壮,是野草的歌唱唆使我放浪形骸的惆怅。谁玩世不恭,谁将和天地升降。我爱是因为我恨,我恨证明我更要爱!哭那片汪洋被烧焦的那块陆地流放,尼采的手印在菩提的心上。地球已死,谁能解读宇宙最后的英雄模样?只有你的温柔不死,我的胸口才会融化冰雪筑就早已死去的天堂——”;他在《第一鬼才的首次发话》一文中冷冽地写道:“我和尼采一样寂寞无边,我不单不是人,我比炸药更具炸伤万邪的威力,我是耶稣的朋友”。这是一个要有着怎样桀骜、强大、无羁之心的诗人,才敢于向喧嚣、浮华的人类发出如此响亮、决绝的宣言!这样的决绝,又是一种怎样的心灵绝唱呢?
发出这种心灵绝唱的诗人叶光寒,出生在一个世代以耕种土地为生计的贫穷农民家庭。这样的家庭背景,注定没有丝毫的荣耀和光环让他世袭。唯有贫穷、艰辛、田野、牧场、土地、牛羊、流浪、还有诗和画是他成长的伙伴,留连的家园。然而,他的灵魂,在他呱呱坠地那刻起,就接受了天父赐予他的诗性和与一切世俗力量抗衡的伟力。由此,他的生命不是属于他的,更不是属于俗世。而是属于诗歌,灵魂音乐,属于他所热爱的中国水墨书画。一个将生命彻头彻尾交赋予诗歌、交赋予对美学艺术孜孜以求的灵魂,是永无归岸的。他永远在诗之路上游走、飘零、沉思、歌吟;他以朝圣般的虔诚,永远在寻求艺术美之真谛的路上求索。然而,通往艺术殿堂之路,从来就不是用鲜花铺就,更不会是一帆风顺。那是一条漫长、崎岖、寂寥、清苦,也有塞壬甜美歌声诱惑之路。沿途的荆棘和玫瑰,坎坷和陡峭、冷寂和沉浮并存,等待诗人去披荆斩棘,攀登、跋涉。于奋斗中去体悟生命的真意。诗人叶光寒于黑暗中、于漂泊中吟诵:“这些年我一直在挣扎/在绝望中挣扎/在欲望中挣扎/在放弃与索取中挣扎/在歇斯底里的抑郁浅唱中挣扎/它们象一束又一束闪电/又象一阵阵一片片永不褪声色的雷雾/或明或暗/或静或猛/或悲或欢/有阴有晴/有痛也乐/我以为挣扎是一种生命的高度/它超凡脱俗”。是呀,叶光寒要他的生命活得超凡脱俗,活得飘逸、凌厉,具有意诗,而不是财富和铜臭。他在世俗的欲海中狱炼和苦苦挣扎。步履是踉跄的,意志是坚定的。沿途滴落下诗人如玫瑰红样的血泪。由心底流出的血泪,凝聚为一首首充满灵性而内蕴磅礴的诗:“我为什么悲伤/这佛尘界/每一个俗生/都因一个信念/如此伟大磅礴地活/我不曾俗生/色身却在佛尘界/我也曾破茧/可我为什么悲伤”。他在另一首散文诗《挣扎》中写道:“我热爱挣扎/我甘愿在挣扎中演绎活着或死去/挣扎是灵魂高雅的象征/灵魂飞升的浩歌是挣扎者经典之精华/没有绝唱的心坎/坎不出《伐檀》里的风骚/没有挣扎的心魇/染不出《关睢》里的魅色”。诗人是在求“窈窕淑女”的魅色么?还是在求生命真谛的魅色?无论是求“窈窕淑女”之魅,还是求生命真意之魅,我以为那是诗人永远要做下去的一个美丽的梦。
只有梦想的人生,才能腾飞。
后记
认识叶光寒,是缘于作家出版社2010年7月在北京举行的一个文学论坛会上。不,不对,确切地说,是缘于他在那次论坛会上情绪澎湃,措辞激昂、尖锐的发言。他将中国文学的颓废、衰落之原因,直接指向出版社及出版业的体制。那是一个绝对纯粹意义的诗人才有、才敢于发聋振聩的发言。他的发言震惊了近二百人的会场。如果不是他的那种具有诗人特质一泄千里的激情发言,或许我们即便一起坐在北京科技馆会议室开了会,会议结束后就各奔东西,谁也很难记住谁了。然而,叶光寒却让所有参加那次论坛会议的作家、诗人记住了他,以他特立独行的方式。至少我是记住了他。记住了他身上那种决意下地狱般特有的诗人气质。因此,就有了这篇文字的形成。
2010年11月11日凌晨


注:此文被网络红人网转载:http://wangluohongren.wangluoliuxing.com/hongren-48ea56f10100ngkx.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