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读冬雪儿〈又是樱花四月天〉》

标签:
haibaby随笔年轻生命沉寂了 |
分类: 文学评论 |
读冬雪儿《又是樱花四月天》随笔
一个年轻的生命去了
曾经得到冬雪儿关心帮助的人去了,由于庸医的误诊致使一个年轻的生命蓦然离去。在今年的樱花四月,当我读到冬雪儿饱含泪水写下的这篇文章后,心情极其沉痛,天空也仿佛变得异常昏暗,感伤的泪水、庸医的可恶交织在一起使我愤懑无比,而伤心之处倒也不完全是因一个年轻的生命去了,老年丧子才是最令人伤心的。我很难想象也很难用语言表达出稳恒的去世带给父母的伤痛是怎样的一种撕心裂肺,我更能理解死亡对于生者才是不幸的道理。面对逝者的英灵,面对作者的一颗支离破碎的心,我想是该写点评论了!
类似的文章我曾经读过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林徽因的《悼志摩》,每当读完这些作品,便有了与今天同样的感受,一种长久的凄凉与悲苦缠绕在心头,使我难以平静,我在为这些英年早逝的青年心痛惋惜,同时又觉得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热血青年中国才有了未来!
稳恒,一个贫困山区的孩子,能够走出大山,踏上南去求学之路,实属不易,除了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和自身勤奋之外,一定还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苦涩经历,但无论怎样,贫穷却能催人奋进,贫穷却能造就一代象稳恒一样的学子,他秉承了父母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无论是学习还是在基层搞调研,他都能勤奋诚恳的做好每一件事,虽然他并不善言表,但还是博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广泛赞誉,他时时牵挂着千里之外辛勤劳作的父母,做梦都想着为父母减轻些经济负担,他利用寒暑假在外当家教、打零工,甚至不惜在大雪天露宿街头,他挣到的钱只是杯水车薪,但却表现出为父母分忧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使他在社会上感悟人生,增添着自强自立的信心与勇气!
苍天似乎总是给那些吃得苦中苦的青年创造着机遇,当稳恒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后,终于成为一名省报记者,他是多么激动与兴奋,他要在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给远在偏远山区的父母,告诉给曾经关心帮助他成长的老师,他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他热爱新闻事业,崇尚记者的光荣称号,他要下基层到山村,细致入微的关心体察民情,了解百姓的疾苦,把第一手资料跃然于纸上,报道于社会,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青年在人生事业的起点,在尽职尽责的采访岗位上,竟会突然闯出这个世界,沉入永远的静寂,“他去得猝然而果绝,果绝得连让我去见他最后一面的机会也不给我”,虽然我们并无信命运之说,但对着不测的人生,谁不感到心酸与哽咽!
庸医的轻率、不负责任曾经夺去了多少生命,毁掉了多少事业,刺痛了多少人的心灵,为了纪念稳恒,冬雪儿写下《又是樱花四月天》,这是一篇令人难以释怀的情感之作,我通读数遍,从中得到许多人生价值的感悟,我终于明白稳恒之所以令人难以释怀是因为他比我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都要敬业,都要勤奋,都要善良,都要同情弱者,都要对人世间的不平更愤怒、更痛恨。他是中国青年的典范!
今天当我们从电脑中端详到稳恒微笑和蔼的面容,那一定是一种精神的动力,是一种爱的赞美,一定还能想见那段不同寻常、曾经带给冬雪儿童心快乐的四月。纵然时光的流逝一切都将无迹可寻,唯有他朗朗的笑声依旧在心底荡漾,在空气中弥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