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晓玲游记:骊山脚下买柿子

(2008-03-29 22:45:31)
标签:

朱晓玲游记骊山脚下买

柿子

水果大王

淳朴的民风和良好的人

唐玄宗和他的爱妃杨玉

分类: 游记
 

骊山脚下买柿子

朱晓玲

朱晓玲游记:骊山脚下买柿子

图片来自网络

被朋友们称为“水果大王”的我,每到一个地方,最让我眼睛发绿发亮、迷醉得几乎移不动脚步的除了所到之处如诗如画的山水风景、名胜古迹外,还有一样东西对我同样具有强烈的诱惑力和吸引力——那就是水果。而在水果之中,柿子则是我的最爱。在家的时候,每到柿子上市时,无论价格多贵,我必定是要天天买得来吃的。由柿子上市的第一天开始一直吃到街市上再也没柿子卖算完。当然,对其它水果,我也概是如此。因此,熟知我贪吃水果的朋友们便给我取了个不是很雅的绰号——水果大王。

 

这次西安之行,最最使我高兴的,除了玩得痛快外,还恰逢各类水果大量上市之际。而且,居全国水果产量之冠的陕西,真不愧是水果之乡,不仅水果品种繁多味道甘甜,更重要的是各种水果的价格远比我的家乡湖北便宜出许多。这样一来,真正使我这个水果大王如同掉进了水果的汪洋大海之中,特吃猛吃海吃地大饱了一顿水果的口福。在西安的那几日,每到一个风景区或名胜古迹或帝王将相的墓陵游玩回来,大家提着的拎着的都是各种纪念品或土特产,而我手中提着拎着的总是大包小袋的各种水果。如临潼的石榴、洛川黄元帅苹果、秦岭中华猕猴桃、临潼的火晶柿子、黄金梨等等。晚上我一般是不吃晚饭的,就吃水果。那几日直吃得我感到自己脸上的皮肤都被陕西的水果滋润得水灵灵细腻腻的。一把摸去,像是摸在了水嫩嫩的豆腐上般细嫩润滑。

 

当然当然,陕西让我留连、怀想的不仅仅是那儿味儿纯正、口感好、水分足足的各色水果,更使我万般感叹的是那儿淳朴的民风和良好的人文环境。这种淳朴的民风使你感到很温暖,也使你很感动。很多时候,在感动之余,我就觉得自己心中的尘垢被这淳朴的民风荡涤得一干二净。也希望自己做一个给人间带来善美、带来温暖、带来纯真微笑、带来和谐之美的纯纯的山里人。可是,已被现代文明打磨得浮躁不堪的我,终究没有停下匆忙赶路的脚步,感动过后,依然我行我素地朝着想要去的地方,接着远行。

 

那日,我们寻着唐玄宗和他的爱妃杨玉环在骊山老君殿发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定情盟誓的袅袅余音,来到了“夕阳西下,云霞满天,景色绮丽,骊山晚照”的骊山。刚一下车,我就被骊山脚下并不宽敞的停车场中果农们摆放着的一溜溜一溜溜的筐筐篮篮的“红色耀眼似火球,晶莹透亮如水晶”的柿子、“色泽艳丽如锦”的苹果、“华贵端庄,果大皮薄”的石榴、水莹莹金黄黄的梨子等等水果吸住了眼球。正值口又十分地渴,刚下车的我,也顾不得跟着大伙儿快快进到骊山去看东绣岭和西绣岭郁郁葱葱的秀色;看唐玄宗和杨贵妃定情盟誓的老君殿;看骊山半坡上的捉蒋亭;看山顶上耸立着的“周幽王为博取褒姒一笑而举烽火戏诸侯”筑起的土台,就就近问一位脸儿红红俏俏的、嘴儿小巧如樱桃、身段儿窈窕婀娜的卖柿子的农家少妇:“柿子咋卖。”我问。

 

“一块钱6个哩。”由红樱桃嘴儿中说出的话儿是纯纯的、浓浓的陕北口音。许是一个刚走出农家小院到人声繁华之地,学着出售自家种植的果子之故,话语里面似有几分的羞涩,几分的不好意思。话音一落,脸儿随之也更加好看地红了。

 

“一块钱八个,卖么?”我也学了纯纯的陕北口音讨价还价说。其实我在讨价还价之时,就在心中已经决定,一块钱六个也是要买的。因为,即便是一块钱六个,也比我的湖北老家的3元多钱一斤(一斤只有4个或小一点的5个),便宜出了多少倍。

 

“卖么卖么。这是正宗的骊山火晶柿子,味道好得很么。”质朴、好听的陕北口音又说。

 

“好么好么。我买一块钱的么。”我拿出一元钱递给农家少妇,继续学着陕北话说。买卖很快成交。俏丽的农家少妇接过我递给她的钱后,将装有八个柿子的绿色塑袋递给了我。让我的心为之一震为之一热的事儿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当我拎着农家少妇递给我的塑料袋起身准备走之时,那俏妇人却又由她装着柿子的筐中拿出两个又红又大的柿子往我拎着的塑料袋中塞,说:“还给你加两个么。”话语是质朴的,行为是自然的。哦,我真是好感动。我的心在刹那间为之一热,随之又是片刻的怔忡。我怔忡地望着满脸纯朴的农家少妇,半天都不知如何反应——这农家少妇纯真的举动实在太出乎我的意料,我心中的震动真是无以言状。

 

让我心灵震动的,当然不仅仅只是为俏丽的农家少妇额外多给了我二只柿子,更多的是为在黄土高原的骊山脚下,碰到这么一位身虽在商场,而行为举止却是这般脱俗清丽、这般没有被喧嚣的尘埃污染的农家少妇的纯粹而感动。

 

这个纯粹得如仙子般美丽的农家少妇额外给我的,不仅是两只“红色耀眼似火球,晶莹剔透如水晶”的柿子,还有她的淳朴、还有她那颗没有受现代文明污染的美丽心灵。

 

——哦,骊山脚下卖柿子的农家少妇!

 

卖柿子的农家少妇的淳朴和厚道之举,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个流传于陕北的关于柿子的美丽传说。

 

相传,远古时代,骊山是没有柿子的。只有满山遍野的灌木丛和乱石堆及一些野生野长的软枣野果树。这种软枣野果子,果儿很小,肉粘多核。这个满山遍野长满野果树的骊山脚下,有一个任村。村里有个任老汉。任老汉家有四个儿子。可是因为贫穷,前三个都病饿而死,就剩下最小的儿子,名四子。四子长到16岁的时候,四子的娘也死了。任老汉原先人丁兴旺的六口之家,在几年之内就死了四个,最后剩下任老汉和他的小儿四子。从此,父子俩相依为命。四子是个远近闻名的老实疙瘩,也是有名的孝子,为人善良,勤劳苦干。他每日上山砍柴,开荒种地。到了秋天,还经常上山去摘些野果子拿到街市去卖,换些碎银给年迈的父亲卖些好吃的或置件粗布衣裳。四子家门前有棵大枣树,大枣树上有个火鸟窝儿。父亲说,这只火鸟,从四子的爷爷辈起,每年春天总是要飞来树上来做窝,距今已有90余年了。有天,四子由山上砍柴回来,老远就听见火鸟在树上“喳喳喳喳”惊慌地叫个不停。四子放眼望去,见树底下有二个顽童拿着自制的弓箭正欲射杀,知道了是这二个小顽童的侵袭,惊扰了火鸟的安宁。“别射别射。”四子焦急地边喊边向大树这儿跑。他极力想制止二个顽童的射杀之举。可是为时已晚,二个顽童手中离弦的箭几乎与四子的喊声同时射出。火鸟中箭后正好落在已跑到树下的四子的脚前。四子看着在血泊中挣扎着的火鸟,心中十分难受,他将中箭的火鸟抱回家,给它敷上药细心地包扎伤口。之后父子俩轮流照顾受伤的火鸟,四子还常常上山采集中药为火鸟治伤。几个月后,火鸟在任氏父子的精心照料下,伤口痊愈,也能飞了。四子就将它放回了鸟窝。

 

有一天,四子在地里干完活回来,路过门前的大枣树时,突然听到树上传来声音:“救命恩人,你喜欢我吗?”四子抬头一看,原来是火鸟在同他说话哩。就又惊又喜地说:“火鸟,我当然喜欢你呀。”火鸟听后,就由窝中衔出一根果树枝儿,丢给四子,说:“这是我由很远很远的地方衔回来的,它能结出又红又甜的果子。”四子捡起树枝,拿在手中反复地看,觉得只不过是一根无根无叶的普通树枝,疑惑地问:“火鸟,这只是一根没有根儿没有叶儿的枯树枝呀,它咋能结果哩?”火鸟说:“你别急,明天我来帮你。”四子望着可爱的火鸟高兴地点了点头。

 

就在这天晚上,四子做了个梦,梦见一位身穿火红衣裙的姑娘,送给他一对红灯笼,正在他高兴地要将红灯笼拿给父亲看时,忽听见火鸟一阵“喳喳”的叫声,他由梦中惊醒,睁眼一看天已大亮。他起了床,走到父亲的床前,问父亲想吃什么,父亲说想吃稀饭。而后,他就到灶间洗了点米放进锅里,稀饭很快煮好了。四子先伺候病中的父亲吃完后,自己也喝了一碗稀饭,就荷锄又上山去。走到山坡上,见自己早些时候开垦的一块荒地畔旁边的那棵野软枣果树的枝头不知被谁砍断。见状,他想何不将火鸟昨天送给自己的那根树枝嫁接上去哩。想到此,四子便车身往家跑。刚一进门,见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正在给他生病已有好几日的父亲送茶水。这位姑娘与他梦中的姑娘长得一模一样。姑娘见四子回了,只是低头抿嘴含羞一笑,也不言语。父亲告诉他说:这姑娘叫火晶,她自小死了爹娘,无依无靠。是讨饭讨到他们家门口时,父亲见她可怜把她留下来的。父亲末后说:我们从今往后,就三个人过日子吧,你们就兄妹相称。四子听了父亲的一番话,看着美丽善良的姑娘成为自己的妹妹,高兴得合不拢嘴。他那儿知道,这姑娘其实是火鸟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而变的哩。

 

火晶姑娘落户四子家后,孝敬父亲,勤劳善良。每天同四子一起不见日而出顶着星星归。她同四子一起,给很多野果树做了嫁接。经过嫁接的果树很快成活了,到了第三年,这些果树上挂满了如灯笼般好看的果子。火晶姑娘和四子将这些又红又大的果子摘回家来,要父亲吃,父亲舍不得吃。父亲说要等四子和火晶姑娘结婚的时候拿出来招待客人。 

 

转眼间,就到了这年的腊月间。父亲为四子和火晶姑娘择了个黄道吉日给他们完婚。四子和火晶姑娘完婚那日,全村的父老乡亲们都来祝贺。父亲将自己舍不得吃,已储藏多时的果子拿出来款待乡亲们。没想到这果子放了多时后,比刚摘回家时更加显得红软些,汁多味甜。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吃过后,连连称“好果子好果子”。便给这果子取名“火晶四子”。意即让后人别忘了这果子是火晶姑娘和四子共同嫁接培育的结果。后来,在火晶姑娘和四子的带动下,任村的村民们在房前屋后满山坡上都栽植嫁接了火晶四子树。从此,栽植火晶四子树成为骊山一带农家的重要衣食之源。可是,日子一长,人们不知怎地,就把火晶四子叫成了现在的火晶柿子。

 

……

 

我坐在东绣岭葱郁浓密的树林中的石凳上,一口气吃完10个味美甘珍的火晶柿子的时候,突发奇思怪想,觉得那个生活在尘世中却没受尘世任何污染、清丽脱俗得如出水芙蓉的卖柿子妇人,么不是火晶姑娘的转世哟!

 http://www.ltsbbs.com/leadbbsfile/upload_cow/2005/12/10/154756.jpg

 朱晓玲游记:骊山脚下买柿子


朱晓玲游记:骊山脚下买柿子

朱晓玲游记:骊山脚下买柿子

 

注:此文获《检查文学》首届金箭文学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